百词典

《满江红 寄张蓝山》

时间: 2025-05-02 12:23:25

诗句

古木寒藤,高岸底、萧然舟宿。

一夜雨、朔风吹浪,浪高于屋。

梦觉蓬窗无共语,此时正自怜幽独。

道蓝山老子送诗来,挑灯读。

辞与理,俱能足。

从别后,情尤笃,想鬓毛如鹤,目睛如鹘。

四海如公知已少,有心日日相追逐。

恨濯缨亭远水萦纡,山重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23:25

原文展示:

满江红 寄张蓝山
作者:张之翰 〔元代〕
古木寒藤,高岸底萧然舟宿。
一夜雨朔风吹浪,浪高于屋。
梦觉蓬窗无共语,此时正自怜幽独。
道蓝山老子送诗来,挑灯读。

辞与理,俱能足。
从别后,情尤笃,想鬓毛如鹤,目睛如鹘。
四海如公知已少,有心日日相追逐。
恨濯缨亭远水萦纡,山重复。

白话文翻译:

在古老的树木和寒冷的藤蔓间,船只停泊在高岸的寂静之地。
一夜之间,北风和雨水吹打着波浪,波浪高得超过了屋顶。
梦中醒来,窗外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此时我独自感到怜惜。
听说蓝山的老朋友寄来了诗,我点亮灯火,细细品读。

言辞与道理都能让我满足。
自从分别后,情谊更加深厚,回想起你白发如鹤,眼睛如鹰。
四海之内,知音已然稀少,心中有意,每天都在追逐。
唯恨那濯缨亭远,水流缠绵,山重水复。

注释:

  • 寒藤:指寒冷的藤蔓植物,一般生长在阴冷潮湿的地方。
  • 萧然:形容环境的清冷、寂静。
  • 蓬窗:指窗户的样式,古代房屋的窗户。
  • 辞与理:辞,指词句;理,指道理。
  • 鬓毛如鹤:形容年长者的白发,鹤毛白而细。
  • 目睛如鹘:形容眼神犀利,鹘是一种猛禽,眼睛明亮有神。
  • 濯缨亭:古代的一种水边建筑,常用于游玩休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之翰,元代诗人,字子翰,号玉斋,生于元代,因其诗作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悟而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被后人称道。张之翰的作品中,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出元代文人的风范。

创作背景:

《满江红》是张之翰寄给朋友张蓝山的诗作,表达了他在旅途中对友人的思念和孤独的感受。诗中描绘了自然环境的严酷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反映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满江红 寄张蓝山》以其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厚的情感而著称。诗开篇即以“古木寒藤,高岸底萧然舟宿”描绘出一种孤寂、冷清的自然环境,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梦觉蓬窗无共语”,表现了诗人在寂静夜晚的孤独与思念。他在雨夜中醒来,窗外的寂静与孤独让他倍感无奈。

诗中提到“道蓝山老子送诗来,挑灯读”,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也显示出诗人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通过“辞与理,俱能足”,可以看出他不仅重视友谊,更重视思想的交流。

后半部分“从别后,情尤笃”,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离后的情感愈加深厚,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积淀。最后,诗人用“恨濯缨亭远水萦纡,山重复”来表达自己对友谊的渴望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情感真挚而深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古木寒藤,高岸底萧然舟宿:描绘了一个幽静、冷清的环境,设置了诗的基调。
  • 一夜雨朔风吹浪,浪高于屋:写出自然环境的恶劣,增强了诗的紧迫感。
  • 梦觉蓬窗无共语,此时正自怜幽独:表达了孤独的感受,梦中无言的寂寞。
  • 道蓝山老子送诗来,挑灯读:引入友人,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 辞与理,俱能足:强调文学的力量和思想的交流。
  • 从别后,情尤笃:表达了分离后情感的愈加深厚。
  • 想鬓毛如鹤,目睛如鹘:描写友人的形象,生动形象。
  • 四海如公知已少,有心日日相追逐:反映了知音难觅的失落感。
  • 恨濯缨亭远水萦纡,山重复:表达对友谊的渴望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鬓毛如鹤”用鹤的白发比喻老人的白发,形象生动。
  • 拟人:波浪的“高于屋”,赋予自然以人的特征。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多处运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孤独,同时也反映了人际关系的珍贵与脆弱,寄托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而深厚,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依然热爱生活、热爱友谊的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木:象征着岁月的沧桑与自然的坚韧。
  • 寒藤:表现出环境的严酷与孤独。
  • :象征着漂泊与无根,暗示诗人的孤独。
  • 蓝山:友人的象征,寄托了诗人对友谊的向往。
  • :象征着希望与光明,在孤独中提供了一丝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蓝山”指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朋友
    c) 自然景物

  2. 诗中“辞与理,俱能足”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只重视情感
    b) 诗人重视文学与思想的交流
    c) 诗人不喜欢交朋友

  3. 诗人感到孤独的原因是什么? a) 环境恶劣
    b) 没有朋友
    c) 思念朋友

答案:
  1. b) 朋友
  2. b) 诗人重视文学与思想的交流
  3. c) 思念朋友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 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感慨。
  • 《夜泊牛头》(李白): 体现了孤独与对友谊的渴望。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满江红》均表现了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但《静夜思》更侧重于故乡的怀念,而《满江红》则聚焦于与朋友的情感交流。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的比较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送伯和侄归里之戍 寿致政徐光禄 寿史刑使 寿史刑使 示赵与槟弘毅章 示赵与槟 示林宗辰劝学数语 述怀二首 其二 述怀二首 其一 二十四桥望月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枯木生花 分形 运指 鬼字旁的字 有病乱投医 竖心旁的字 包含痫的词语有哪些 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文字旁的字 公正廉洁 包含萍的成语 诈取豪夺 博而寡要 杜弊清源 病字头的字 二字旁的字 葬身鱼腹 谨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