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46: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46:37
满江红 题瓶中桃花遗画
作者: 朱肄南 〔清代〕
瓣染鹃红,铜饼里生香不断。想玉人,画眉初了,戏拈斑管。折叠屏前花雾深,博山炉里沉香满。对兰窗,写出一枝春,天初暖。曲栏外,飞絮乱。檐宇下,游丝缓。帘幕昼沉沉,暗垂银蒜。几点燕支抚艳容,数行麝墨添芳款。叹仙才,未合住人间,瑶池馆。
花瓣染上鲜艳的红色,铜饼里不断散发着芬芳。想象那玉人儿,刚刚画完眉妆,嬉笑着轻拈着斑管(调色笔)。折叠屏前,花雾弥漫,博山炉中沉香充盈。对着兰窗,写下那一枝春花,天色刚刚暖起来。曲栏外,飞舞的柳絮纷乱飘落;檐下游丝轻缓地飘动。帘幕在白昼里沉沉垂下,暗暗地垂挂着银蒜(形状像蒜的帘子)。几点燕子轻轻抚摸着那艳丽的容颜,数行麝香墨水为其添上芳香的题款。叹息那仙才,怎能长久留在人间,瑶池馆(神仙居住的地方)。
作者介绍:朱肄南(约1640-1720),清代诗人,字仲明,号惭愧山人,江苏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婉约,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风貌。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文人墨客往往聚集在一起,吟诗作对,借用自然花卉表达心境与情感,桃花作为春天的象征,寓意着生命的复苏与美好的开始。
朱肄南的《满江红 题瓶中桃花遗画》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佳作。开篇便以“瓣染鹃红”引入,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到来。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桃花的美丽与诗人的情思紧密相连,展现出一种温柔而又富有生机的春日气象。
整首诗以“香”贯穿始终,铜饼里生香不断、博山炉里沉香满,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春天的芳香四溢。作者在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更通过对“玉人”的想象,增添了人情的温暖与柔情。通过对兰窗、曲栏、飞絮等细节的描写,展现了春日的悠闲与舒适。
最后,“叹仙才,未合住人间,瑶池馆”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感叹,仿佛在说即使是再美的事物也难以长久留存于世间,充满了哲理性的思考。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着深刻的情感,令人动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春日桃花的美丽,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与对美好人生的向往,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瓣染鹃红”指的是哪种花?
“叹仙才,未合住人间”这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博山炉”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