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03: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3:02
开箧留连未忍捐。江花江水总堪怜。冷红欲去更含嫣。著地有声如坠恨,因风起舞似飞钿。笙歌魂断寂寥前。
打开箱子,留恋地不忍舍弃。江边的花和水都是那么令人怜惜。那冷艳的红花正要凋零,却仍然含着嫣然的笑容。花瓣落地时发出声音,仿佛是坠落的怨恨;在风中起舞,似乎像飞舞的钿子。笙歌声中,魂魄已然断绝,前方只剩下寂寥。
作者介绍:张充和(1897-1969),字璐,号澄澜,晚号云溪,江苏无锡人,是20世纪初的诗人、散文家和翻译家。他的诗风受到古典诗词的深刻影响,常常在作品中融入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的描写。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近代,正值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人在此背景下,以个人的情感为出发点,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浣溪沙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诗中“开箧留连未忍捐”一句,既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也暗示着对逝去事物的无奈和惋惜。接下来的“江花江水总堪怜”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江边的花和水,成为了诗人情感的寄托。
“冷红欲去更含嫣”中的“冷红”一词,既反映了花的冷艳,也隐含着生命的脆弱和无常。此句通过对花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美丽事物的珍惜与哀伤。后面的“著地有声如坠恨”,则以花瓣落地的声音比作“坠恨”,用拟人的手法赋予了花瓣以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哀愁。最后一句“笙歌魂断寂寥前”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在音乐与寂静之间,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寓意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惆怅。
诗词测试:
“开箧留连未忍捐”中的“箧”指的是什么?
“冷红欲去更含嫣”中的“冷红”指的是?
整首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