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45: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5:32
金缕曲 春晚山楼写怀
作者: 刘蘅
涉足红尘路。笑吾生耽诗爱画,是何情绪。廿载风华知多少,瞥眼消磨旦暮。念此际天涯云树。欲载琴书凭孤往,恨阴霾千里沉吴楚。寻旧约,尽遥阻。荒居那得春长住。只商量闲愁小病,莫随春去。留取吟边消独坐,端合添题瘦句。任柳絮弥天飞舞。排翠青山层楼上,是南宫墨沈流烟雨。凝望极,淡无语。
涉足红尘的道路,笑看我一生沉迷于诗词与绘画,这到底是什么情绪呢?二十年的风华岁月究竟有多少,转眼间便在晨昏中消磨了。此时此刻,遥望天涯的云树,想要背着琴书孤独地前往,却恨那阴霾笼罩千里,沉沉如吴楚的天空。寻找旧日的约定,却尽是遥远的阻隔。荒凉的居所如何能够长久留住春天?只不过是商量一些闲愁小病,莫让春天随风而去。留取吟唱之余独自坐着,正好可以添上几句瘦弱的诗句。任凭柳絮在天际飞舞,站在翠绿的青山楼上,南宫的墨色在烟雨中流淌。凝望远方,心中只剩无语。
刘蘅,近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视角而著称。刘蘅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和对艺术的热爱。
《金缕曲 春晚山楼写怀》创作于晚春时节,诗人身处山楼之中,感受到了春天的流逝与内心的孤独。此时,刘蘅对自己二十年来的生活和艺术追求进行了反思,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这首《金缕曲 春晚山楼写怀》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沉郁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时光与艺术的深刻思考。诗人在红尘中行走,面对生活的种种,虽然外在环境充满阴霾,但内心依然渴望艺术的真谛。诗的开篇就以“涉足红尘路”引入,描绘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感慨。这种感慨与对诗词、绘画的热爱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矛盾的情感。
在描写时间的流逝时,诗人用“廿载风华知多少,瞥眼消磨旦暮”表达了对岁月无情的感叹,仿佛一瞬间便是二十年。在思念与孤独的交织中,诗人展现了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渴望,尤其是“欲载琴书凭孤往”的想象,体现了一种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在意象上也极为丰富。春天的消逝与柳絮的飞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有对生命短暂的无奈。最后,诗人在“凝望极,淡无语”的句子中,表达了内心的孤寂与无言,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思考空间。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艺术的追求,尽管面临孤独与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人依然在努力寻求心灵的寄托和精神的自由。
诗人刘蘅以何种情绪反思自己的生活?
A. 快乐
B. 无奈
C. 兴奋
D. 悲伤
诗中提到的“阴霾千里沉吴楚”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南方的向往
B. 对人生的感悟
C. 对春天的期待
D. 对现实的失望
“留取吟边消独坐”中,诗人希望做什么?
A. 游历四方
B. 独自吟唱
C. 访友聚会
D. 休息放松
可以将此诗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对比,探讨两位诗人如何通过不同的意象表达对孤独与思乡的感受。李白的诗在意象上更为直白,情感更为奔放,而刘蘅的诗则细腻而含蓄,展现出一种内心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