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21:43: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1:43:51
一路溪声绕。进山来凉生暑敛,雨迟风悄。未识何人研水墨,画出云山初稿。更添个蓑衣渔佬。稳坐石矶三千载,自无言守到崖松老。直钩在,拙胜巧。浪猜怕惹先生笑。算古今烟波钓客,不知多少。浅钓浮名深钓利,湖海江河池沼。犹未计旁观意钓。大小方圆同一梦,试扪心几个真醒了?林影下,有归鸟。
整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面,清溪潺潺,凉风习习,似乎一切都在慢慢沉静下来。诗人未曾见过那位描绘山水的画家,但却能想象他在水墨间勾勒出初步的云山轮廓。诗中提到的渔翁,身着蓑衣,稳坐在岩石上,似乎已经守候了三千年,默默无言,直到松树渐渐老去。诗人话锋一转,提到直钩钓鱼,笨拙的方式反而胜过巧妙的技巧,似乎在自嘲。接着,诗人感慨古今钓客的繁多,却不知有多少人真正钓到了内心的宁静。浅尝浮名,或深沉于利,湖海江河池沼,皆不外乎此。最后,诗人提出疑问,究竟有多少人能从这个梦中真正觉醒。林影之下,一只归鸟飞回,似乎象征着归宿。
作者介绍:熊东遨,现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展现出对自然与人文的独特理解。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对钓鱼台的回忆和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诗中隐含着对人生的感悟,借助钓鱼这一活动,表达了对浮华的超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这首《金缕曲 磻溪姜太公钓鱼台》以溪流的声音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仿佛置身于幽静的自然之中。诗人通过描绘一个坐在石矶上的渔翁,传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思考以及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渔翁的形象不仅仅是一个钓者,更是一个守望者,他在静默中守候着岁月的流转,象征着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将钓鱼比作人生的追求,提出了“浅钓浮名,深钓利”的对比,强调了名利与内心平静之间的矛盾。这种对比引导读者反思,究竟在喧嚣的现代生活中,什么才是值得追求的真正价值。最后以“试扪心几个真醒了?”的疑问收尾,呼应了整首诗的主题,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人生以及自我内心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生活的意义与追求,反思名利与内心宁静的关系,鼓励人们寻找真正的自我。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渔翁穿的是什么衣服?
诗人通过钓鱼比喻什么?
“试扪心几个真醒了?”这句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