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虞美人 其三》

时间: 2025-05-06 22:39:21

诗句

空梁曾是营巢处,零落年时侣。

天南地北几经过,到眼剩山残水已无多。

夜深案牍明灯火,阁笔凄然我。

故人热血不空流,挽作天河一洗为神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2:39:21

虞美人 其三

作者: 汪精卫 〔近代〕

原文展示:

空梁曾是营巢处,
零落年时侣。
天南地北几经过,
到眼剩山残水已无多。
夜深案牍明灯火,
阁笔凄然我。
故人热血不空流,
挽作天河一洗为神州!

白话文翻译:

这空荡的梁上曾经是我们的栖息之地,如今伴侣已经零落,年岁渐渐流逝。我们曾在南方和北方游历了多少地方,如今眼前只剩下光秃的山和干涸的水。夜深人静时,我在案上点着明亮的灯火,孤独地写着字,感到无比凄凉。昔日的朋友们曾为国家流下热血,他们的牺牲将化作天河,洗净这片神州大地。

注释:

  • 空梁:指空荡荡的房梁,暗示失去的过往和伴侣。
  • 营巢处:曾经栖息的地方,象征着温暖的家。
  • 天南地北:形容经历了许多地方,象征漂泊与无归。
  • 案牍:书案与文书,表示诗人夜晚写作的情境。
  • 凄然:凄凉之感,表现诗人的心境。
  • 故人热血:指逝去的朋友们为国家献出的生命。

典故解析:

  • 天河:指银河,象征着浩瀚与团结,用于比喻故人的热血将化为洗净神州的力量。
  • 神州:古代对中国的称呼,代表着国家与民族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精卫(1883-1944),字仲明,号逸仙,近现代著名政治家、诗人。早年参与辛亥革命,后任中华民国的政治要职,因其政治立场而备受争议。他的诗歌多表达对国家的忧虑与热爱。

创作背景:

该诗产生于汪精卫对国家命运的深切思考之际,反映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国家现状的忧虑与对未来的憧憬。

诗歌鉴赏:

《虞美人 其三》展现了诗人对失去的深切怀念和对国家的深情关怀。开篇以“空梁曾是营巢处”引入,便勾勒出一种孤独而凄凉的情感,房梁的空荡象征着曾经的温暖与陪伴的消逝。接下来的“零落年时侣”道出时间的流逝与朋友的逝去,令人感慨万千。

“天南地北几经过”,此句表达了诗人过往的漂泊经历,让人感受到人生的无常和变迁。随着景象的转变,“到眼剩山残水已无多”则展现了诗人对当前荒凉景象的无奈与心痛,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有对国家命运的隐喻。

夜深时的孤独写照“夜深案牍明灯火”,灯光下的孤独与凄凉,正是诗人心境的真实写照,暗示着他在国家动荡时期内心的挣扎与思考。后半部分转向对故人的追忆,“故人热血不空流”,表达了对牺牲者的敬仰与怀念,强调了为国家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结尾的“挽作天河一洗为神州”,展现了诗人希望通过故人的牺牲,来洗净国家的污浊与黑暗,为神州带来新的生机与希望,体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与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空梁曾是营巢处:描绘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往昔的怀念。
  2. 零落年时侣:表达随着时间的流逝,昔日伴侣的逝去。
  3. 天南地北几经过:反映诗人丰富的人生经历与漂泊感。
  4. 到眼剩山残水已无多:感慨自然景观的荒凉,暗喻国家现状。
  5. 夜深案牍明灯火:描绘孤独的写作情境,渲染内心的凄凉。
  6. 阁笔凄然我:强调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7. 故人热血不空流:追忆为国捐躯的朋友,表达敬意。
  8. 挽作天河一洗为神州:希望通过故人的精神,洗净国家的黒暗,重现光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故人的热血比作天河,寓意深远。
  • 对仗:如“天南地北”与“山残水已无多”,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暗示山水的变化,赋予自然以情感,强化了诗的情绪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展现了他对故人牺牲的敬仰与未来的希望,情感真挚而深邃,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空梁:象征着失去与孤独。
  • 山残水:暗示国家的荒凉与贫困。
  • 灯火:象征着希望与孤独的斗争。
  • 故人热血:代表牺牲与爱国情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空梁曾是营巢处”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怀念过去的温暖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自然的赞美

  2. “故人热血不空流”中的“故人”指的是? A. 朋友
    B. 家人
    C. 恩师

  3. 诗歌的主题主要是: A. 对爱情的追忆
    B. 对国家的忧虑与希望
    C. 对自然景观的描写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 《将进酒》
  • 毛泽东 《浪淘沙·北戴河》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但更为豪放。
  • 毛泽东的《浪淘沙·北戴河》:同样关注国家与历史,但在情感表达上更为激昂。

参考资料:

  • 《汪精卫诗文集》
  • 《近代诗词选读》
  • 《中国现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赠袁陟 和代器之 人日猎城南会者十人以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 题卢鸿学士堂图?此诗当为苏辙作? 今年正月十四日与子由别于陈州五月子由复至 阮郎归·一年三度过苏台 和王晋卿,并引 起伏龙行(并叙) 和陶咏三良 孙巨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夸毗以求 将门出将 豆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置棋不定 福利经济学 赤字旁的字 狡惑 行险僥幸 潦原浸天 艮字旁的字 雅片枪 卜字旁的字 兵不血刃 包含聋的成语 赤膊上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