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念奴娇》

时间: 2025-08-05 02:33:17

诗句

十年湖海。

问归囊,除是一肩风月。

憔悴旧时歌舞地,此恨老僧能说。

旭日莺花,连天鼓吹,霎都休歇。

凭栏无语,孤城残照明灭。

披发独上西山。

昂头大笑,谁是封侯骨。

斜倚长松支足坐,闲数中原豪杰。

芥子乾坤,蜉蝣身世,坠落三千劫。

怆然垂涕,山河如梦环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5 02:33:17

原文展示

念奴娇
作者:张恨水

十年湖海。问归囊,除是一肩风月。
憔悴旧时歌舞地,此恨老僧能说。
旭日莺花,连天鼓吹,霎都休歇。
凭栏无语,孤城残照明灭。
披发独上西山。昂头大笑,谁是封侯骨。
斜倚长松支足坐,闲数中原豪杰。
芥子乾坤,蜉蝣身世,坠落三千劫。
怆然垂涕,山河如梦环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哀伤。十年间走过湖海,归来时问自己,除了这一肩的风月,还有什么?看到曾经歌舞的地方已然憔悴,内心的怨恨就像老僧般沉重。旭日东升,花鸟齐鸣,似乎连天都在欢庆,但转瞬又归于寂静。站在栏杆前无话可说,孤城的夕阳明灭不定。披着头发独自走上西山,昂首大笑,问谁能成就封侯之业。倚靠在长松旁,悠闲地数着中原的英雄豪杰。就像在无边的乾坤中,蜉蝣般的生命,终究要经历三千劫难。感慨之余,不禁泪下,山河如梦,环绕在心头。

注释

  • 湖海:指经历的岁月和风浪。
  • 归囊:归来时问自己所得到的。
  • 憔悴:形容旧时繁华的地方已显凋零。
  • 旭日莺花:象征美好和生机的事物。
  • 凭栏无语:站在栏杆前,心中感慨,无法言语。
  • 封侯骨:指能获得封侯之位的人,象征功名利禄。
  • 芥子乾坤:比喻渺小的身世和广阔的天地。
  • 蜉蝣身世:比喻生命的短暂与脆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恨水(1895-1967),原名张治中,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和诗人。他的作品常常蕴含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风格独特,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20世纪中叶,正值社会变革的动荡时期,诗人以个人的经历为背景,反映了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念奴娇》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和历史感的诗作,张恨水通过景物描写与人生感悟的结合,展现了他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思考。诗的开头部分,诗人通过“十年湖海”的沉淀,将自己与大自然的风月相联系,从而引出对人生的思考。这种“问归囊”的自省,表现了他对人生意义的追问,随即又提到“憔悴旧时歌舞地”,不仅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也让人感受到往日繁华的失落。

中间的部分“旭日莺花,连天鼓吹,霎都休歇”,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美好画面,却又在“凭栏无语”中显露出一种孤独与无奈。诗人以大笑来表达对命运的蔑视,体现出一种豪情与不屈。最后,以“怆然垂涕”结尾,表达了对国家和历史的深切怀念与无奈,这种情感的转变也让整首诗更加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十年湖海: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经历。
  2. 问归囊:反思自己所得到的是什么,表明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3. 憔悴旧时歌舞地:指往日繁华的消逝,带着一种惋惜。
  4. 此恨老僧能说:用“老僧”比喻内心的无奈与沉重。
  5. 旭日莺花:描绘春天的美景,象征希望与生机。
  6. 凭栏无语:表现诗人的孤独与沉思。
  7. 披发独上西山:强调诗人在孤独中寻求自我解脱。
  8. 昂头大笑:表现出一种对命运的不屈态度。
  9. 闲数中原豪杰:对英雄豪杰的追忆,反映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10. 芥子乾坤:比喻生命的渺小与历史的浩瀚。
  11. 怆然垂涕:表达对往昔的哀伤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蜉蝣身世”,形象地比喻生命的短暂。
  • 对仗:如“凭栏无语,孤城残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多个意象的并列,增强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对现实的思考,以及对人生的哲理性反思,情感深邃而富有力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海:象征人生的旅途与艰辛。
  • 风月:代表美好的事物与情感。
  • 歌舞:象征青春与欢乐。
  • 孤城:暗示孤独与落寞。
  • 西山:象征归隐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十年湖海”的意象主要象征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自然的美丽
    C. 家乡的变化
    D. 诗人的心情

  2. 填空题:诗中“旭日莺花”表现了诗人对____的向往。

  3. 判断题:诗人通过“昂头大笑”来表达对命运的屈服。(对/错)

答案

  1. A
  2. 美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比较张恨水与苏轼在历史与个人情感的表达上,张恨水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无奈,而苏轼则在豪放与哲理中展现出一种豁达的态度。

参考资料

  • 《张恨水文集》
  • 《中国现代诗坛的巨匠》
  • 《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清商怨 前题 清商怨 清商怨·葭萌驿作 望远行 咏延陵季子剑 望远行 采石步仲则元韵 望远行 别王仪曹阮亭 望远行 寿商人五月廿一 望远行 伏日喜雨,适当欧公生日 望远行 望远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卝字旁的字 不看佛面看金面 肤觉 心亿则乐 椅轿 廉可寄财 致之度外 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釒字旁的字 股匪 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镊的词语有哪些 癶字旁的字 用字旁的字 遐鷑 瞪眼瞎 沉著痛快 竖心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