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孤山归寓,成小诗书扇,贻王海帆先生》

时间: 2025-07-26 19:14:38

诗句

文字联交谊,相逢有宿缘。

社盟称后学,科第亦同年。

抚碣伤禾黍,怡情醉管弦。

西湖风月好,不慕赤松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9:14:38

原文展示:

孤山归寓,成小诗书扇,贻王海帆先生
文字联交谊,相逢有宿缘。
社盟称后学,科第亦同年。
抚碣伤禾黍,怡情醉管弦。
西湖风月好,不慕赤松仙。

白话文翻译:

在孤山的寓所中,我写下这首小诗,赠与王海帆先生。
文字相交,情谊相连,我们的相遇是有缘分的。
社团的盟约让我称为后学,科举的成绩也正好在同一年。
抚摸着石碑,感伤着农作物的凋零,愉悦于管弦乐的醉人之中。
西湖的风月景色美丽,我并不羡慕赤松仙人。

注释:

  • 孤山:指位于杭州的孤山,是西湖的一部分,风景秀丽。
  • 书扇:书写在扇子上的诗文,常用来作为赠礼。
  • 宿缘:意指前生的缘分或旧识。
  • 社盟:指社团的约定或盟约。
  • 后学:指晚辈或后来的学者。
  • 科第:科举考试的名次。
  • 抚碣:抚摸石碑,常表示怀旧或感伤。
  • 禾黍:泛指农作物,尤其是稻谷和黍米。
  • 怡情:使人愉悦。
  • 管弦:指乐器,通常指管乐和弦乐。
  • 赤松仙:指赤松子,传说中的道教仙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叔同(1880-1942),字逸舟,号弘一,后改名李叔同。他是近代中国著名的诗人、音乐家、画家和教育家。李叔同早年学习于日本,后来回国投身于教育和艺术领域,同时也积极从事佛教的传播。其诗词风格多样,常表达对自然、人生的感悟和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李叔同归隐孤山时,表达了他与王海帆先生的友情,以及对人生、自然的思考。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他通过诗歌寄托内心的情感和对友人的祝福。

诗歌鉴赏:

李叔同的《孤山归寓》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展现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深刻观察。诗的开头便以“孤山归寓”引出主题,孤山作为一个美丽的自然景点,不仅是诗人的居所,更是他心灵的栖息地。接着,诗人通过文字的交往,强调了人与人之间因缘而聚的美好,体现了对友谊的珍视。

在“社盟称后学,科第亦同年”一句中,诗人回忆起与王海帆的同窗岁月,彼此的努力和奋斗使他们在同一年中取得了相似的成就,这种共鸣增添了友谊的深度。接下来的“抚碣伤禾黍,怡情醉管弦”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怀与享受,他在感伤时光流逝的同时,又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呈现出一种矛盾而又和谐的情感状态。

最后一句“西湖风月好,不慕赤松仙”则是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世外桃源的淡泊态度。李叔同在此处借用赤松仙的形象,表明他并不追求那种超脱的境界,而是在世俗中寻找快乐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李叔同的个人情感和艺术追求,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孤山归寓,成小诗书扇,贻王海帆先生

    • 表达归隐之所,写诗赠友的情景,传达出诗人与王海帆的友谊。
  2. 文字联交谊,相逢有宿缘。

    • 强调文字的交流与情谊的深厚,暗示彼此的相遇是命中注定。
  3. 社盟称后学,科第亦同年。

    • 对于共度求学时光的怀念,显示出二人同侪的情义。
  4. 抚碣伤禾黍,怡情醉管弦。

    • 在感伤时光流逝的同时,又在音乐中找到乐趣,体现出诗人的内心矛盾。
  5. 西湖风月好,不慕赤松仙。

    • 对西湖美景的赞美,表达对世外桃源的淡泊态度,更显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赤松仙”寓意对超脱生活的向往与拒绝。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情景交融:自然风景与内心情感相结合,使情感更加细腻深刻。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与王海帆之间的真挚友谊,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哲理思考。诗人通过个人的感悟,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强调珍惜身边人和美好时光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山:象征内心的宁静,寄寓诗人的归隐生活。
  • 禾黍:代表世俗生活的繁忙与无常。
  • 管弦:象征音乐的美好和愉悦,反映诗人的情感寄托。
  • 西湖风月:代表自然的美丽,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写这首诗的主要目的是?

    • A. 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 B. 赠送给朋友
    • C. 叙述个人经历
  2. “社盟称后学”中的“后学”指的是?

    • A. 老师
    • B. 后来的学者
    • C. 同学
  3. 诗中提到的“赤松仙”象征什么?

    • A. 追求名利
    • B. 超脱的生活
    • C. 友情的深厚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送别》

诗词对比:

李叔同的《孤山归寓》与王维的《送别》都表现了友谊与自然的主题,但李叔同更注重内心的感悟和生活的哲学,而王维则强调了对朋友的惜别情感,两者在表达方式和情感深度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李叔同诗文集》
  • 《近现代诗词选》
  • 《中国诗歌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郊居 耕乐轩 赠迮元霖 十月既望凤凰山晚归 杂诗(二首) 杂诗(二首) 西湖竹枝 董逃行 已酉端午 送夫子之鸠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心活 竖心旁的字 剥皮抽筋 亅字旁的字 包含烫的词语有哪些 后合前仰 葬薶 秃宝盖的字 撞捽 龝字旁的字 不敢越雷池一步 不可向迩 弋字旁的字 青板 白日升天 顾说他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