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41: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1:30
杂诗(二首)
作者: 贝琼 〔明代〕
薛公未罢相,宾客竞相倾。
一朝偶失意,门无珠履声。
贵贱已如此,何论死与生。
秋燕辞空室,春蝶抱留英。
盈虚信物理,聚散亦人情。
达士甘寂寞,力耕谢华缨。
道尊岂恋禄,心远孰希名。
腐鼠非吾饵,朱凤以时鸣。
悠然动遐想,五鼎益为轻。
薛公虽然未辞去宰相职务,门前的宾客却纷纷来倾诉。
一旦我失意,门前再无珠履的声响。
贵贱之间已经如此,何必再去讨论生死呢?
秋燕离开空荡的房间,春蝶却依恋着盛开的花朵。
盈与虚本是自然的法则,聚与散也不过是人情的常态。
志士甘于寂寞,甘愿耕耘而不追求华贵的缨绦。
道德高尚的人怎会留恋于荣华富贵,心中远离名利又有谁在渴望名声呢?
腐烂的老鼠并非我的食物,朱凤在时节里欢快地鸣叫。
悠然自得,心中遐想,五鼎的重量也显得轻了许多。
作者介绍:贝琼是明代的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作品常流露出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风格上具有清新自然的特点。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代中期,正值社会动荡、权力更迭频繁的时期,诗人可能借此表达对权贵与人情冷暖的思索。
贝琼的《杂诗(二首)》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人生的起伏和社会的冷暖。全诗开篇便提到“薛公未罢相”,通过对比宾客的涌入与失意的落寞,展现了权势与名利的虚幻。诗人在此处揭示了贵贱无常的真理,强调了生死与地位并非绝对的关系。
随后的“秋燕辞空室,春蝶抱留英”通过自然界的动植物,细腻地传达出聚散的哲理,正如人际关系的变迁一样。诗人进一步指出,达士甘于寂寞,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这种内敛的情感与对名利的超然,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最后,诗中以“悠然动遐想,五鼎益为轻”收尾,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似乎在告诉读者,真正的智慧和自由在于内心的安宁,而非外在的虚荣。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贝琼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及对人情的深刻洞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权势的冷静观察与对人情冷暖的深刻理解,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俗名利的超然。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同时也隐喻了人情世态的冷暖,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诗词测试:
薛公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权势
B. 财富
C. 爱情
“达士甘寂寞”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看法?
A. 名利
B. 友情
C. 财富
诗中提到的“珠履声”指的是什么?
A. 富贵者的脚步声
B. 自然的声音
C. 人的心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贝琼的《杂诗》与杜甫的《登高》进行对比,前者侧重对人情冷暖的思索,后者则是对人生苦难的感慨。两者在情感基调和主题上虽有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度理解与哲理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