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11: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1:07
逸兴凌霜气,凭虚属望低。
树凋村屋出,沙白渡桥迷。
暝色来金岛,寒声落玉溪。
丹梯虽可陟,暮景慎攀跻。
全诗翻译:
在寒霜的气息中,兴致高昂,目光投向远方。
树木凋零,村舍隐现,白沙覆盖的渡桥迷失在眼前。
傍晚的阴暗色彩笼罩金色的岛屿,寒冷的声音在玉溪上回荡。
虽然红色的梯子可以攀登,但在夕阳下的景色中,要小心行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丹梯”可能与道教的修行和登高的象征有关,表示追求理想与境界的过程。而“金岛”则可以引申为理想之地或心灵的归宿。
作者介绍:
万崇义,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在诗歌创作上有一定的成就,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冬日,诗人通过对冬日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感慨与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生命与时光流逝的思索。
这首诗以冬日的冷清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与思考。诗的开头“逸兴凌霜气,凭虚属望低”便以清新的意象引入,表现了诗人高昂的情绪与对远方的思索。随后,通过“树凋村屋出,沙白渡桥迷”的描写,展现了冬日的萧瑟与宁静,仿佛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的美。
“暝色来金岛,寒声落玉溪”一联,运用色彩的对比与音色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氛围,引发读者对夜晚降临时自然的深思。最后的“丹梯虽可陟,暮景慎攀跻”则警示人们在追求理想与目标时,需谨慎行事,特别是在艰难的环境中,暗含了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与反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理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写冬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在面对人生的艰难时,要保持谨慎的态度,强调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丹梯”象征什么?
A. 生活的艰辛
B. 追求理想的道路
C. 冬天的景色
D. 自然的美丽
诗中描述的“金岛”主要是指什么?
A. 真实的地理位置
B. 理想与心灵的归宿
C. 诗人的家乡
D. 冬日的景象
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人生的哲理思考与谨慎
C. 对爱情的渴望
D. 对家乡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万崇义的这首诗在意境与情感上更为复杂,李白重在抒发个人情感,而万崇义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哲理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