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梁园春五首 其五》

时间: 2025-04-27 18:49:55

诗句

双凤箫声隔綵霞,宫莺催赏玉溪花。

谁怜丽泽门边柳,瘦倚东风望翠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49:55

梁园春五首 其五

原文展示:

双凤箫声隔綵霞,宫莺催赏玉溪花。谁怜丽泽门边柳,瘦倚东风望翠华。

白话文翻译:

两只凤凰的箫声在彩霞中遥遥传来,宫中的黄莺催促人们欣赏玉溪的花。谁会怜惜那丽泽门边的柳树,瘦弱地依靠着东风眺望着翠绿的华彩?

注释:

  • 双凤: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美好与吉祥。
  • 箫声:古代乐器箫的声音,清幽动人。
  • 彩霞:美丽的晚霞,形容景色绚丽。
  • 宫莺:指在宫中生活的黄莺,象征着春天和生机。
  • 玉溪:指美丽的溪流,象征着清新和灵动。
  • 丽泽:指美丽的泽地,形容景色宜人。
  • 翠华:指美丽的花朵或景色,象征着繁华与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1257),字仲明,号天柱,金朝诗人、词人。元好问不仅在诗词创作上有很高的造诣,还擅长散文,尤其以五言绝句和词作闻名。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梁园春五首》是元好问晚年所作,创作时期正值金朝国力衰退,社会动荡。诗中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虽然生活在困顿之中,诗人依然保持着对自然美的欣赏与感悟。

诗歌鉴赏:

《梁园春五首 其五》展现了元好问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的开头描写双凤的箫声,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意境,仿佛把人带入了一个美丽的梦境。随之而来的宫莺的歌声则增添了生动的气息,表现出春天的生机。接下来的“谁怜丽泽门边柳”则转向一种孤独的情感,诗人通过柳树的瘦弱形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无奈。整首诗在语言上简洁而深刻,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同时也引发对人生与自然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双凤箫声隔綵霞:描绘出箫声悠扬,穿越彩霞的美好画面,表现出一种高远的情感。
  • 宫莺催赏玉溪花:通过黄莺的催促,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 谁怜丽泽门边柳:引入了对柳树的怜惜,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失去的惋惜。
  • 瘦倚东风望翠华:柳树瘦弱地依靠东风,远望着春天的花朵,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期盼。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双凤”比喻美好的事物,增添了诗的意境。
  • 拟人:将宫莺赋予催促的作用,生动形象。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工整,形成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好自然的赞美和对逝去美好的惋惜,反映了诗人在动荡生活中的孤独与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双凤:象征美好与吉祥。
  • 箫声:代表着音乐与情感的表达。
  • :象征柔弱与孤独,承载着对往昔的回忆。
  • 东风:象征春天与温暖,带来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宫莺”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鸟
    C. 一种乐器

  2. 诗中“谁怜丽泽门边柳”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惆怅
    C. 愤怒

  3. “双凤箫声隔綵霞”中的“双凤”象征了什么? A. 生命
    B. 美好与吉祥
    C. 伤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元好问的《梁园春五首 其五》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有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逝去岁月的感慨,但李清照的作品更为细腻,情感更为内敛。

参考资料:

  • 《金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元好问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小雨 北园杂咏十首 其五 休日与客燕语既去听小儿诵书因复作草数纸 迓益帅马上作 野步 读苏叔党汝州北山杂诗次其韵十首 其二 立春前七日闻有预作春盘邀客者戏作 花时遍游诸家园 出游 宝剑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风流韵事 里字旁的字 赃贿狼籍 勒马悬崖 没才料 君臣佐使 遗波 黄字旁的字 来不得 殳字旁的字 辰字旁的字 黄云白草 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置开头的成语 包含海的词语有哪些 瓦字旁的字 沮恐 猥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