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论诗三十首·二十六》

时间: 2025-04-27 18:31:26

诗句

金入洪炉不厌频,精真那计受纤尘。

苏门果有忠臣在,肯放坡诗百态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31:26

原文展示:

金入洪炉不厌频,
精真那计受纤尘。
苏门果有忠臣在,
肯放坡诗百态新?

白话文翻译:

金子在大炉中熔炼,不觉得厌倦;
精华真正的东西,怎么能受细微的尘埃污染?
苏门之中果然有忠臣在,
愿意将坡上的诗句展现出各种新姿态?

注释:

字词注释:

  • 金入洪炉:金子放入大炉中熔炼,象征经过重重考验。
  • 不厌频:不觉得厌烦,形容不断的努力。
  • 精真:精华和真实的事物。
  • 纤尘:细小的尘埃,指微不足道的事物。
  • 苏门:指苏轼的门下,暗指有忠臣的地方。
  • 坡诗:指苏轼的诗,意指其作品。

典故解析:

  • 苏门:指苏轼门下的弟子,意为有忠正之士。
  • 洪炉:比喻艰难的环境和考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字子明,金朝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文学评论家,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涉及人生哲理和人际关系,融合了诗、词、散文等多种形式。

创作背景: 《论诗三十首》是元好问的重要作品之一,写作背景主要是对当时诗歌创作现状的反思与探讨。元代时,文人们逐渐追求更加精致和形式化的诗歌,而元好问则强调诗歌的真诚与内涵。

诗歌鉴赏:

《论诗三十首·二十六》通过对金子在洪炉中熔炼的描绘,生动地表达了对创作过程的执着与追求。金子在火中熔炼的意象,象征着真正的艺术家在创作中经历的磨砺与艰辛。诗人以此来警示当时的诗人们,不应受细微尘埃的影响,而应专注于追求诗歌的真实与精华。

此外,诗中提到“苏门”,是对苏轼的尊重,体现出元好问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忠臣的赞美。他希望能够在忠臣的带领下,创造出新的诗歌风格,展现出百态的新面貌。这不仅是对诗歌的热爱,也是对社会和时代责任的承担。通过此诗,元好问传达出一种理想主义的追求,鼓励后人坚持真实与创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金入洪炉不厌频:金子不断被放入大炉中熔炼,象征着不断努力和追求。
  2. 精真那计受纤尘:真正的精华怎会被细微的尘埃所污染,强调追求真实的重要性。
  3. 苏门果有忠臣在:在苏轼的门下确实有忠诚的诗人存在,表明对人才的肯定。
  4. 肯放坡诗百态新:愿意将苏轼的诗展现出新的姿态,表达了对创新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金子熔炼比作创作过程,寓意深刻。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称和韵律感增强了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艺术创作执着追求的态度,呼吁诗人们应当保持初心,追求真实与创新,展现出诗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价值与真理,代表着艺术的纯粹。
  • 洪炉:象征磨炼与考验,代表创作过程的艰辛。
  • 纤尘:象征细微的干扰,暗喻对创作的阻碍。
  • 忠臣:象征正义与理想,代表着对文化传承的责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金入洪炉”意指什么?
    A. 金子在熔炼
    B. 诗人在创作
    C. 忠臣的表现
    D. 细小的尘埃

  2. “苏门”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李白
    B. 杜甫
    C. 苏轼
    D. 白居易

  3. 诗中提到“精真”是什么意思?
    A. 细小的东西
    B. 真实的精华
    C. 诗人的理想
    D. 忠臣的表现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元好问与苏轼的作品都有对真实与理想的追求,但元好问更强调过程的艰辛,而苏轼则通过历史的沉思展现对人生的感悟。两者在风格上虽有不同,但都表达了对文化的珍视与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参考资料:

  • 《元好问全集》
  • 《中国古典诗词精华》
  • 《诗词鉴赏与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有怀 冬夜读书有感 杂感十首 其四 东斋杂书 读胡基仲旧诗有感 试院春晚 道室试笔 好事近(十二之十一) 舟行至织女潭 题斋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漫山塞野 玉成其美 修仪 聿字旁的字 神色仓皇 耒字旁的字 反犬旁的字 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泪结尾的成语 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皿字底的字 闷哽 晩光 四壁萧然 手柄 刀字旁的字 嵩峦 耳目一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