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0:21: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0:21:51
诗词名称: 登高 作者: 〔王之涣〕 类型: 古诗词
诗歌内容: 白日依山尽,苍苍苍穹阔。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生成内容:
原文展示: 登高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苍苍苍穹阔。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白话文翻译: 白天的太阳依傍着山峦落下,天空显得辽阔而深远。 如果想要看到更远的风景,就要再往高处走一层楼。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其意象表现了人们对远大理想的追求,与古代文人登高望远的传统有关,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涣(688年-742年),字季凌,唐代著名诗人,生于今山西省。王之涣以描写自然景色和表达豪情壮志的诗作闻名,风格清新而又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登高》作于盛唐时期,社会安定繁荣,文人风气盛行,登高望远成为一种常见的诗歌题材,表达对未来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登高》是一首极具哲理的诗作,简短而意蕴深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人生境界的追求与思考。首句“白日依山尽”生动地展现了日落时分的壮丽景象,带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仿佛在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接下来的“苍苍苍穹阔”则把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天空,象征着人类对自然的渺小与敬畏。
诗的后半部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用“楼”作为象征,暗示着追求更高理想的必要。这里不仅仅是字面上的攀登,更是对人生理想和目标的追求。整首诗在简洁中却蕴含了深厚的哲学内涵,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及理想的深刻思考和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对理想和远大目标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哲理,鼓励人们努力攀登,追求更高的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白日依山尽”是描绘什么景象?
A. 日出 B. 日落
C. 黄昏 D. 晴天
“欲穷千里目”的意思是?
A. 看得更远 B. 看得更近
C. 看得更高 D. 看得更明
诗中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追求?
A. 财富 B. 名声
C. 理想 D. 地位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王之涣的《登高》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来表达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但王之涣更注重理想的高度与远方,而李白则强调自然的壮丽与个体的感受,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