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

时间: 2025-04-29 20:21:51

诗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0:21:51

诗词名称: 登高 作者: 〔王之涣〕 类型: 古诗词

诗歌内容: 白日依山尽,苍苍苍穹阔。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生成内容:

原文展示: 登高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苍苍苍穹阔。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白话文翻译: 白天的太阳依傍着山峦落下,天空显得辽阔而深远。 如果想要看到更远的风景,就要再往高处走一层楼。

注释: 字词注释:

  1. 白日:指太阳,白天的光明。
  2. 依:依靠,靠在某物上。
  3. 苍苍:形容颜色青蓝、辽阔的样子。
  4. 欲:想要,渴望。
  5. 穷:达到、尽头的意思。
  6. 千里目:形容视野的广阔。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其意象表现了人们对远大理想的追求,与古代文人登高望远的传统有关,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涣(688年-742年),字季凌,唐代著名诗人,生于今山西省。王之涣以描写自然景色和表达豪情壮志的诗作闻名,风格清新而又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登高》作于盛唐时期,社会安定繁荣,文人风气盛行,登高望远成为一种常见的诗歌题材,表达对未来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登高》是一首极具哲理的诗作,简短而意蕴深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人生境界的追求与思考。首句“白日依山尽”生动地展现了日落时分的壮丽景象,带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仿佛在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接下来的“苍苍苍穹阔”则把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天空,象征着人类对自然的渺小与敬畏。

诗的后半部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用“楼”作为象征,暗示着追求更高理想的必要。这里不仅仅是字面上的攀登,更是对人生理想和目标的追求。整首诗在简洁中却蕴含了深厚的哲学内涵,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及理想的深刻思考和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白日依山尽”:描绘了日落时分的景象,传达出时间流逝的感慨。
  2. “苍苍苍穹阔”:形容天空的辽阔,寓意着无限的未来与可能。
  3. “欲穷千里目”:表达了对远方的渴望,想要看得更远。
  4. “更上一层楼”:表示要通过努力攀登,达到更高的境界。

修辞手法:

  1. 对仗:首句和次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描绘了日落,后者则展现了天空的辽阔。
  2. 比喻:将“楼”作为追求理想的象征,生动形象。
  3. 夸张:通过“千里目”强调了视野的广阔,反映了人们对未来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对理想和远大目标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哲理,鼓励人们努力攀登,追求更高的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白日:象征光明与希望。
  2. 山:象征障碍与挑战。
  3. 苍穹:象征广阔的未来。
  4. 楼:象征理想与目标的高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白日依山尽”是描绘什么景象? A. 日出 B. 日落
    C. 黄昏 D. 晴天

  2. “欲穷千里目”的意思是? A. 看得更远 B. 看得更近
    C. 看得更高 D. 看得更明

  3. 诗中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追求? A. 财富 B. 名声
    C. 理想 D. 地位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静夜思》李白
  2. 《望庐山瀑布》李白
  3. 《早发白帝城》李白

诗词对比: 对比王之涣的《登高》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来表达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但王之涣更注重理想的高度与远方,而李白则强调自然的壮丽与个体的感受,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王之涣研究》

相关查询

腊梅 苦热 哭孙信道 郡楼对雨和周守韵二首 绝句 久雨 九月十四日登崇山晚归 九日三首 竞渡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寸字旁的字 哑结尾的成语 竹字头的字 鹿字旁的字 背臣 包含尨的词语有哪些 中流底柱 元耆 卫辅 龠字旁的字 踊贵屦贱 角字旁的字 包含惠的词语有哪些 有声有色 扶危持倾 威武 名德重望 文期酒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