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31: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31:36
雁翅三城,龙荒十郡,秋来不减边沙。
恨牛羊有地,鸡犬无家。
虽少诸军浴铁,还馀几队吹笳。
口朝台试望,天似穹庐,直接京华。
赵佗箕踞,南武称雄,遗墟问取栖鸦。
谁得似斑骓汉使,才藻纷葩,
汤沐千年锦石,文章五岭梅花。
彩丝女子,争看旌节,色映朝霞。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越王台下的历史情景。诗人回忆起昔日的边疆和战争,感慨在秋天的边沙上,依旧没有减轻的战斗气氛。他对牛羊有地而鸡犬无家表达了惋惜,虽然军队数量减少,但仍有几队在吹奏号角。远望台上,天穹如同巨大的帐篷,直通京城。赵佗曾在南方称雄,现在的遗址上仍可见栖息的乌鸦。诗人感叹谁能像汉代的斑骓马那样英俊,才华横溢。经过千年的洗礼,锦石依旧灿烂,五岭的梅花仍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彩丝的女子们争相观看军旗,映照着朝阳的色彩。
作者介绍:屈大均是明代的一位著名诗人,擅长描绘历史和自然,作品中常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反映了对往昔辉煌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
这首《雨中花慢》通过对越王台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战争带来的悲惨后果。诗人在开篇即以“雁翅三城,龙荒十郡”引入,营造出一种悲壮的气氛。接着,诗人通过对牛羊和鸡犬的对比,表达了对人们家园破碎的痛苦感受,这一情感贯穿全诗。诗中提到的“口朝台试望”体现了对历史的追忆,展现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在表现技法上,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使得整首诗在历史感与现实感之间取得了平衡。结尾部分的“彩丝女子,争看旌节”不仅展现了当时的热闹场面,也隐含了对未来的向往与希望。通过对比与联想,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相结合,表达出深切的忧国忧民之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追忆与现实的反思,表达了对家国命运的忧虑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情感深沉而复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下列哪句描述了战争的现状?
A. 恨牛羊有地
B. 秋来不减边沙
C. 彩丝女子,争看旌节
D. 口朝台试望
诗中提到的“赵佗”是指哪个历史人物?
A. 汉朝的皇帝
B. 南越王
C. 明代的诗人
D. 唐代的将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