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01: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01:55
良宵盛会,电炬通明车似水。
炰凤烹龙,风味京华旧国同。
金尊绿醑,却笑万钱难下箸。
薄粥清茶,多少恒饥八口家。
在一个美好的夜晚,盛大的宴会,灯火辉煌,车流如水般涌动。
烹制的凤凰和龙,品味着京华的美食,令人怀念故国的风味。
举杯金尊和绿酒,然而却嘲笑那万贯财富也难以下咽。
薄粥和清茶,多少人家常年饥饿,八口之家难以维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炰凤烹龙”出自古代对美食的描写,凤和龙是古代文化中极为重要的象征,代表着美好和富贵。
作者介绍:
沈祖棻,近代诗人,作品多描写社会现实,关注民生,风格细腻。其作品常反映时代的变迁与人们的生活困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盛会之际,表面上描绘了繁华的宴会场景,实际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
这首《减字木兰花 成渝纪闻四首 其一》通过盛会的喧闹和美食的描绘,展现了表面繁华下的社会现实。首句“良宵盛会,电炬通明车似水”描绘了一个灯火辉煌、车水马龙的繁华夜晚,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然而,紧接着的“炰凤烹龙”则揭示了这一繁华背后的奢侈与过度消费,强调了美食与文化的传承。
后半部分的“金尊绿醑,却笑万钱难下箸”则更深入地剖析了人们对财富的无奈与嘲讽,虽然手中有着丰厚的金钱,却因生活的困境而难以下咽美食,映射出即使在盛宴中,仍有无数饥饿的家庭在挣扎求生。最后一句“薄粥清茶,多少恒饥八口家”则将矛盾推向高潮,展现了社会底层人们的苦楚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强烈的对比,反映了社会的两极化,既有繁华的表象,也有背后的辛酸,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警醒。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盛会的繁华与底层人民的疾苦,传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思考与批判,反映了作者对民生的关注与同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良宵盛会”指的是什么?
A. 美好的夜晚
B. 糟糕的天气
C. 没有客人
“金尊绿醑”中“金尊”指的是什么?
A. 金色的酒杯
B. 金色的食物
C. 金钱
这首诗主要反映了什么主题?
A. 生活的奢华
B. 社会的贫富差距
C. 美食的种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对比,沈祖棻的作品更注重社会现实的描绘,而辛弃疾则多表现个人情感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两者在风格与主题上形成鲜明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