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36: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36:24
鹧鸪天
作者: 王恽 〔元代〕
波荡江湖万里余。归来缩首伴凡鱼。门从席后轩车盛,鬓自霜来宦味疏。思往事,注残书。闲锄明月种秋蔬。傍人莫笑扬雄宅,好事时过载酒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江湖上漂泊万里之后归来的情景。他归来时,感到自己如同缩头乌龟一样,和普通的鱼为伴。门前的车马盛况依旧,而我鬓发已渐生白霜,官场的生活让我感到疏远。思念往日的经历,逐渐在残书中流露出来。闲来无事时,我在明月下锄地种菜。旁人不要嘲笑我住在扬雄的宅子里,有好事时我常常带着酒壶。
作者介绍
王恽,元代诗人,生于元代时期,身处战乱与社会动荡之中。他的诗歌风格多样,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主题,表现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王恽的诗作富有哲理,常常探讨人生的意义和归属感。
创作背景
《鹧鸪天》创作于王恽经历了江湖漂泊之后的一个时刻,他在此诗中表达了对往日经历的回忆与对现状的感慨,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鹧鸪天》是一首充满哲理的抒情诗,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归来,表达了对过往经历的反思以及对当下生活的态度。开篇的“波荡江湖万里余”,既可以理解为对人生道路的描绘,也暗含了对自由和漂泊的向往。归来之后,诗人用“缩首伴凡鱼”来形容自己的谦卑和与世俗的融合,显示出他对权力和地位的淡然。接着,诗人描绘了门前车马的盛况,暗示他曾经的荣耀,而他现今的白发则象征着对世事的无奈与感慨。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闲锄明月种秋蔬”的意象,展现了一种田园生活的闲适与宁静,似乎在追求一种内心的平和。最后一句“傍人莫笑扬雄宅”则是对外界评价的无畏,表达了他对生活方式的坚定和对自我的认同。这种自我反思与对生活的淡然态度,使得整首诗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这首诗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比如“缩首伴凡鱼”运用比喻来表现诗人的自谦;“闲锄明月种秋蔬”则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反思与自我认同,诗人通过对过去经历的回忆,表达了对现状的淡泊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归来缩首”意指什么?
A. 归来时感到骄傲
B. 归来时感到谦卑
C. 归来时感到失落
D. 归来时感到快乐
诗中的“闲锄明月”表现了诗人对什么生活的向往?
A. 官场生活
B. 田园生活
C. 江湖生活
D. 旅行生活
“傍人莫笑扬雄宅”传达了诗人对他人看法的态度是:
A. 在意
B. 无所谓
C. 愤怒
D. 欣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两者均描绘了自然与人内心的和谐,但王恽更强调对过往的反思与人生态度的表达,王维则更多表现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宁静的追求。
推荐书目
以上是对《鹧鸪天》的全面解读与分析,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