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鹧鸪天·拟元遗山》

时间: 2025-04-27 16:50:57

诗句

错认金铃解护花。

深闺枉自惜芳华。

委身冀弭离魂憾,抑志惊消点臂砂。

贞不字,玉无瑕。

那时冥索到天涯。

竭心苦忆文姬语,净洗铅华保室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6:50:57

鹧鸪天·拟元遗山

作者:龙榆生 〔近代〕

原文展示

错认金铃解护花。
深闺枉自惜芳华。
委身冀弭离魂憾,
抑志惊消点臂砂。
贞不字,玉无瑕。
那时冥索到天涯。
竭心苦忆文姬语,
净洗铅华保室家。

白话文翻译

误以为金铃声解开了护花的锁,
深闺中却白白地珍惜自己的芳华。
愿意委身只为减轻离魂的遗憾,
压抑自己的志向,惊恐地看着手中的沙。
洁白的贞操不写字,玉石般的无瑕。
当时在冥冥中寻找,直到天涯海角。
竭尽全力苦苦回忆文姬的言语,
净化铅华,守护好自己的家。

注释

  • 金铃:指代爱情或美丽的象征,可能是指某种装饰。
  • 深闺:指深藏在内室的女子,象征孤独和被禁锢的生活。
  • 离魂:指心灵的离散、感情的分离。
  • 文姬:指的是古代女诗人阮籍的妹妹阮文姬,象征文化和情感的寄托。
  • 铅华:指浮华的外表,象征表面的繁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龙榆生,近代诗人,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他的作品常常承载着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情感的细腻描绘。龙榆生的诗歌常呈现出一种忧伤而又坚韧的情感,反映出他对人生、爱情和社会现实的独特见解。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近代,正值社会变革的时期,诗人在此背景下,用诗歌表达了对爱情的思考和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反映出诗人对传统与现代的矛盾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拟元遗山》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意象塑造,展现了诗人对爱情与人生的深刻思考。开篇“错认金铃解护花”,便以一种误解引入,暗示了人们对爱情的错觉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深闺枉自惜芳华”则表现出女性在深闺中的孤独与无奈,虽有美丽而无人欣赏,感叹时光的流逝与青春的短暂。

接下来的“委身冀弭离魂憾”,表达了对爱情中的失落与遗憾的渴望,抑制自我的志向,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痛苦。“贞不字,玉无瑕”则强调了女性的贞洁与纯真,象征着她们对爱情的忠诚与坚守。

整首诗在情感的起伏中,展现出一种内心的挣扎与追求,最后以“竭心苦忆文姬语”结束,突显出诗人对文化的追求和对家庭的珍视。通过对文姬的回忆,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文化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传统价值的向往与坚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错认金铃解护花:误解了金铃的声音,认为是解开了保护花朵的锁,象征误解与愿望。
  2. 深闺枉自惜芳华:在深闺中,白白地珍惜自己的美丽与青春,表达了孤独与无奈。
  3. 委身冀弭离魂憾:愿意屈从于命运,只为减轻内心的遗憾,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
  4. 抑志惊消点臂砂:抑制自己的志向,心中却充满惊恐,暗示对未来的迷茫。
  5. 贞不字,玉无瑕:贞洁的女子不需文字证明,象征无瑕的品德。
  6. 那时冥索到天涯:在冥冥中追寻爱情,直到天涯海角,表现出执着与向往。
  7. 竭心苦忆文姬语:竭尽心力回忆文姬的言语,体现出对文化与智慧的渴望。
  8. 净洗铅华保室家:清洗浮华,守护家庭,强调家庭与内心的纯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金铃比作对爱情的误解,生动形象。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良好的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象征:用“玉无瑕”象征女性的贞洁与纯粹,富有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爱情、孤独及对女性命运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同时也反映出对现实生活中的无奈与追求,表现出一种悲悯与坚韧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金铃:象征爱情的美丽与误解。
  2. 深闺:象征孤独与禁锢。
  3. 离魂:表达情感的分离与伤痛。
  4. 文姬:象征文化与智慧的寄托。
  5. 铅华:象征浮华的外表与内心的真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金铃”象征什么?

    • A. 美丽
    • B. 误解
    • C. 忧伤
    • D. 以上皆是
  2. “深闺”所表达的情感是?

    • A. 孤独
    • B. 快乐
    • C. 自由
    • D. 以上皆是
  3. “文姬”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文化与智慧
    • B. 爱情
    • C. 家庭
    • D. 荣耀

答案

  1. D. 以上皆是
  2. A. 孤独
  3. A. 文化与智慧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
  • 李清照的词作,如《如梦令》

诗词对比

  • 龙榆生的《鹧鸪天》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均表达了对爱情的感慨与对女性命运的思考,但龙榆生更强调内心的挣扎与对传统的追求,而李清照则更加侧重于情感的细腻与婉约。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李清照词集》
  • 《龙榆生诗文集》

相关查询

偶苏求至话别(后六句与送苏绍之归岭南诗同) 杨花 横吹曲辞。折杨柳 邠王小管 石头城寺 书愤 送周尚书赴滑台 喜王子载话旧 江南杂题 题松汀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黍字旁的字 包含浃的词语有哪些 后海先河 龙字旁的字 大惑不解 厄字旁的字 动换 无字旁的字 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秃宝盖的字 困而不学 旁妇 绰绰有余 童粱 濯濯童山 包含去的成语 枯本竭源 孟尝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