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6:19: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19:33
满江红
1965年2月温哥华
作者: 李祁
七月勾留,曾看老丹枫颜色。
行到处沙鸥云树,渐成相识。
无竹无梅难说好,有松有水情堪适。
最喜是微雪降山头,迎朝日。
地之角,当西北。
天欲坠,谁撑得。
问鹏程初起,可愁天窄。
碧海观澜昨倦矣,清宵听雨今闲极。
又回思故国雨声多,春逾急。
在七月的时节,曾经驻足欣赏那古老的红枫树的颜色。走到这里,沙鸥与云树之间渐渐熟悉起来。没有竹子与梅花,难以说出这地方的好,但有松树与流水,情感倒是很合适。最喜欢的还是微雪飘落在山头,迎接着朝阳。
这片土地的角落在西北方向。天色渐暗,谁能撑起这片天空?问问鹏鸟,初起时的旅程,是否愁苦于天的狭窄。昨夜在碧海上观潮,已感到疲倦,今夜清凉的夜雨听来格外悠闲。又回忆起故乡的雨声如许多,春天来得匆忙。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祁,近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年代,作品多反映对故土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他的诗风往往结合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表达出深邃而细腻的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965年,李祁身处温哥华,远离故国,情感交织着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新环境的适应。温哥华的自然景色与他对故乡的记忆形成鲜明对比,激发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这首《满江红》通过秋天的枫树、沙鸥、松水等自然意象,描绘了诗人对新环境的感受与对故乡的怀念。开篇的“七月勾留”就暗示了诗人对时光的把握与对自然美的欣赏。诗中没有竹子和梅花的意象,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特有风景的缺失,同时又找到松水的情感寄托,表现了他对新环境的接受。
“微雪降山头,迎朝日”则是诗中最具画面感的描写,微雪的轻柔与朝日的明亮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新生与希望。后半部分的“地之角,当西北”则转向对未来的思考,表达了对前行路途的迷茫与期盼。结尾处的“故国雨声多,春逾急”更是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诉说着时光的流逝与对故土的依恋。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引,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故乡的深情怀念,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新环境的适应与对故乡的深情怀念,展现了人生旅途中的孤独与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丹枫”代表什么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天欲坠,谁撑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兴奋
B. 无奈
C. 快乐
D. 愤怒
诗中提到的“微雪”象征什么?
A. 冷漠
B. 纯洁与希望
C. 悲伤
D. 失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