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游惠山》

时间: 2025-04-27 13:00:31

诗句

旧约溪山拄瘦筇,踏云渐听短长钟。

山腰古佛閟金殿,石眼细泉喷玉龙。

欲濯泠泠终日水,且临楚楚一庭松。

知公弭节期游胜,看取诗来阮仲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00:31

原文展示:

游惠山 曹勋 〔宋代〕

旧约溪山拄瘦筇,踏云渐听短长钟。 山腰古佛閟金殿,石眼细泉喷玉龙。 欲濯泠泠终日水,且临楚楚一庭松。 知公弭节期游胜,看取诗来阮仲容。

白话文翻译:

曾经约定在溪山之间,拄着细长的竹杖漫步,踏着云雾渐渐听到远近的钟声。 山腰上古老的佛像隐藏在金碧辉煌的殿堂中,石缝间细小的泉水如玉龙般喷涌。 想要终日在清凉的水中洗涤心灵,暂且来到这片整齐的松林中休憩。 知道您停下脚步期待游览美景,期待看到您如阮仲容般的诗作。

注释:

  • 拄瘦筇:拄着细长的竹杖。
  • 短长钟:指远近不同的钟声。
  • 閟:隐藏。
  • 石眼:石缝。
  • 泠泠:清凉的样子。
  • 楚楚:整齐的样子。
  • 弭节:停下脚步。
  • 阮仲容:指南朝宋文学家阮籍,以其诗才著称。

诗词背景:

曹勋是宋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山水之美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惠山的情景,通过对山中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游历惠山的所见所感。首联通过“拄瘦筇”和“踏云渐听短长钟”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颔联和颈联则通过对山中古佛、细泉、松林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山中的静谧与美丽。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诗作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首联:通过“拄瘦筇”和“踏云渐听短长钟”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颔联:通过对山中古佛、细泉的描绘,展现了山中的静谧与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 颈联:通过对松林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山中的静谧与美丽,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尾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诗作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石眼细泉喷玉龙”中的“喷玉龙”,形象地描绘了细泉喷涌的景象。
  • 拟人:如“山腰古佛閟金殿”中的“閟”,赋予了古佛以人的动作,增强了形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惠山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追求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意象分析:

  • 拄瘦筇:象征着诗人的隐逸生活和对自然的亲近。
  • 短长钟:象征着山中的宁静和诗人的超脱。
  • 古佛閟金殿:象征着山中的神秘和诗人的敬畏。
  • 细泉喷玉龙:象征着山中的生机和诗人的欣赏。
  • 楚楚一庭松:象征着山中的静谧和诗人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拄瘦筇”指的是什么? A. 拄着细长的竹杖 B. 拄着细长的木杖 C. 拄着细长的铁杖 D. 拄着细长的铜杖

  2. 诗中“石眼细泉喷玉龙”中的“喷玉龙”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3. 诗中“知公弭节期游胜”中的“弭节”指的是什么? A. 停下脚步 B. 加快脚步 C. 改变方向 D. 继续前行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题西林壁》:同样描绘了山中景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曹勋《游惠山》与苏轼《题西林壁》:两首诗都描绘了山中景物,但曹勋的诗更注重对细节的描绘,而苏轼的诗则更注重对整体意境的营造。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曹勋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苏轼诗集》:收录了苏轼的多首诗作,有助于对比分析两位诗人的诗歌风格。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同孙子直和李参政东园韵十绝 送高才卿守永康二首 赠赵同年别 寿刘丞 答仲肃梅 菩萨蛮(和子有韵) 和礼灭翁感钱氏旧事 古乐府用礼禅灭翁韵四 鸿雁行 贺新郎·露洗秋光透 垂去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两败俱伤 西字头的字 反犬旁的字 赤胆忠肝 包含斧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浊的词语有哪些 公诸同好 田字旁的字 推陈致新 龙飞凤舞 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幾字旁的字 老我 洪水横流 而字旁的字 羋网 不知者不罪 龙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