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减字木兰花·淫声美色》

时间: 2025-05-07 06:25:25

诗句

淫声美色。

底死谩生难弃舍。

艳态娇妻。

儿女恩情总送伊。

除情去欲。

惜气存神如珠玉。

一点精金。

失了难为复再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25:25

原文展示:

淫声美色。底死谩生难弃舍。艳态娇妻。儿女恩情总送伊。除情去欲。惜气存神如珠玉。一点精金。失了难为复再寻。

白话文翻译:

这淫荡的声音和美丽的容颜,怎么能轻易放弃呢?那娇艳的妻子,儿女之间的恩情,都是我心中眷恋的对象。虽然想要抛弃情欲,但我却在珍惜气息和精神,像珍珠和玉石一样。即使一丝金银的精华,失去后也难以再寻回。

注释:

  • 淫声美色:指的是淫荡的声音和美丽的姿色,常用来形容诱惑的事物。
  • 底死谩生:意为生死相托,难以割舍。
  • 艳态娇妻:形容美丽、娇媚的妻子。
  • 儿女恩情:指对儿女的深厚感情。
  • 除情去欲:希望能够摆脱情感和欲望。
  • 惜气存神:珍惜气息,保留精神。
  • 一点精金:比喻珍贵的事物。

典故解析:

该诗中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珠玉”和“精金”作为意象,常常在古代诗词中用以象征珍贵和不可再得,反映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侯善渊,元代诗人,风格清新,擅长抒情诗,作品常以细腻感情著称。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元代,社会背景复杂,时人对生活的享乐与欲望之间的矛盾心态,反映在诗歌中,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难以割舍。

诗歌鉴赏:

《减字木兰花·淫声美色》是一首充满感情的抒情诗,描绘了作者对美色与情感的依赖。开篇以“淫声美色”引出主题,直接表达了美色的诱惑和对其的无法放弃。在对美好感情的留恋中,作者不仅提及娇妻,更强调了与儿女之间的恩情,这种亲情的温暖与美好,让人难以割舍。

诗中“除情去欲”一语,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挣扎,希望能够超越对物质和情感的依赖,达到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然而,后面的“惜气存神如珠玉”则表明了他对生命与精神的珍惜,表明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是本能的,无法完全割舍。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美色的赞美,又有对亲情的珍视,最后又流露出对失去的恐惧,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使得诗歌更具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淫声美色:直接表达对美色的赞美与迷恋。
  2. 底死谩生难弃舍:生死相依,强调对美色的依赖。
  3. 艳态娇妻:细腻描绘妻子的美丽,寄托了对家庭的依恋。
  4. 儿女恩情总送伊:强调亲情的重要性,增强情感的厚度。
  5. 除情去欲:表面希望摆脱情感欲望,内心却难以实现。
  6. 惜气存神如珠玉:表明对精神与生命的珍视。
  7. 一点精金:比喻珍贵的事物,反映出对失去的恐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气”和“神”比作“珠玉”,强调其珍贵。
  • 对仗:如“除情去欲”、“惜气存神”,增强诗的韵律感。
  • 反复:多次强调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增强情感的强度。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美色与亲情的珍视与留恋,表达了人对于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失去的深深惋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淫声:象征诱惑与享乐。
  • 美色:代表美好事物。
  • 珠玉:象征珍贵与不可再得。
  • 精金:比喻宝贵的生命和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淫声美色”指的是? A. 美丽的声音和容貌
    B. 淫荡的声音和美丽的姿色
    C. 高雅的音乐和艺术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儿女恩情”指的是什么? A. 对子女的关心与爱
    B. 朋友之间的情谊
    C. 对父母的感恩
    答案:A

  3. “惜气存神如珠玉”这句的意思是? A. 珍惜生命与精神
    B. 追求物质财富
    C. 向往自由生活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赤壁赋》

诗词对比:

  • 李清照:描绘女性情感与生活的细腻,关注内心世界。
  • 苏轼:更注重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思考,情感更为广泛。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集》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元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玩鞭亭 次韵子云春日杂兴五首 其二 水调歌头(雨花台) 丰乐楼 鹿鸣宴 交韵赵文鼎雨中 故宫使待制侍郎陈公挽词二首 次韵李子永见庆新居 临江仙(次韵子云中秋) 醉蓬莱(次韵张子永同饮谢德舆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水火之中 木公金母 黹字旁的字 娉婷袅娜 作则 艮字旁的字 劫悟 贝字旁的字 包含栉的词语有哪些 臼字旁的字 鸟字旁的字 农末 雄心壮志 窄狭 腹围 趁哄打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