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19: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19:00
减字木兰花
低鬟一笑。无限深情待相告。
媔眼斜明。密帐香微灯焰青。
秋宵寒雨。滴碎芭蕉妨细语。
两意朦胧。梦未成时已晓钟。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低头微笑的情景,流露出无限的深情,似乎有很多话想要倾诉。她的眼神斜斜地明亮,帐内香气微微,灯火幽蓝。在寒冷的秋夜,细雨滴落在芭蕉上,打断了轻声细语。两人之间情意朦胧,梦未成就已听到晨钟的敲响。
黄侃(1885-1936),字仲明,号秋水,江苏无锡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和学者。他的诗风清新隽永,擅长表现细腻的情感,特别是在描绘爱情和自然之美方面。
《减字木兰花》创作于民国时期,正值社会变革之际,诗人在此背景下,倾注了自己对爱情的细腻观察和思考,展现了个体情感与时代背景的交织。
这首《减字木兰花》在细腻的描摹与深情的表达中,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独特理解。开篇的“低鬟一笑”,不仅仅是对女子外貌的描写,更渗透出一种亲密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两人之间的默契与情感。接下来的“无限深情待相告”,则引出了情感的期待与渴望,显示了两人之间未曾说出的深厚情感。
“媔眼斜明”这一句,诗人巧妙地通过眼神的描写,传达出一种似有若无的情感交流,带有一种温柔的含蓄。而“密帐香微灯焰青”则进一步营造出一种静谧的环境,使得情感在这样的空间中愈加浓烈。这种细腻的环境描写不仅使读者感受到夜的静谧,也使得爱情的细腻和温暖在其中愈发鲜明。
诗中“秋宵寒雨”的描写,既是自然景象的写照,也暗示着情感的脆弱与不易。雨声滴落在芭蕉上,似乎在打断两人原本的细语。这一场景的转变,令情感的流动受到阻碍,暗示着生活中常常会有的无奈与遗憾。
最后一句“两意朦胧,梦未成时已晓钟”,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梦未成的惆怅与时间的流逝交织在一起,晨钟响起,象征着现实的回归与情感的无奈。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描写与意象运用中,展现了爱情的美好与脆弱,令人感受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爱情的美好与脆弱,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令人思考爱情在现实面前的无奈与不易。
“低鬟一笑”中“低鬟”所指的是( )
A. 低头的姿态
B. 发髻的样式
C. 笑容的表达
答案: A
本诗的主要意象是( )
A. 秋天的雨
B. 低头的女子
C. 温暖的爱情
答案: B
“梦未成时已晓钟”说明了( )
A. 梦想未实现
B. 时间的流逝
C. 情感的表达
答案: B
与黄侃的《减字木兰花》相比,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女性对爱情的细腻感受,但更多地展示了对爱情失去的哀伤与思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均展现了女性的柔美与脆弱,却在背景与情境中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