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48: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48:46
霜禽初歇,帘外飞香雪。
影入流溪声到月,天地宫商漫协。
庭梅未改真淳,劳君写出元神。
笑我终朝坐对,清芳不与人分。
霜天的鸟儿刚刚停歇,窗帘外飘来阵阵梅花香气。
梅影映入流动的小溪,水声伴着明月,天地间的音律自然和谐。
庭院里的梅花依旧保持着那份纯真,真诚地希望你能写出它的本色。
我笑自己终日独坐,清香的梅花却无人分享。
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梅”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高洁、坚韧和孤独,代表着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梅花在寒冬中绽放,象征着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的品格。
熊东遨,现代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和对自然的细腻描绘而知名。其作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表达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该诗创作于一个寒冷的冬日,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与对孤独生活的反思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的向往。
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细腻,通过描绘冬季梅花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孤独与美的深刻理解。开头的“霜禽初歇”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宁静的冬日场景,梅花的香气与寒冷的天气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在艰难环境中仍能绽放出的美好。后面的“流溪声到月”则通过水声与明月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诗意的和谐,展现了天地间的自然音律。
最后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孤独的自嘲,尽管美好的梅花香气浓郁,却因为无人分享而显得孤寂。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以及对生命中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与诗人的孤独,表现了在清冷的环境中对美和情感的渴望,对人与人之间联系的思考,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中“霜禽”意指什么?
A. 春天的鸟
B. 冬天的鸟
C. 秋天的鸟
“清芳不与人分”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愤怒
诗中提到的“梅”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脆弱
B. 高洁与坚韧
C. 喧嚣与繁华
答案: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以梅花为主题,强调梅花在严寒中的顽强生命力,与熊东遨的《清平乐》形成鲜明对比。王安石侧重于梅花的坚韧,而熊东遨则更多地表现了孤独与对美的追求。
这些资料将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古典诗词的美学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