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30: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30:14
雨过湘云捲,风回翠浪平。
蝉喧低岸柳,鱼避泛舟萍。
赏趣缘山水,忘怀得友生。
如何五岳去,方称逸人名。
雨过后,湘江的云彩卷起,风吹回来,翠绿的波浪平息。
蝉鸣声在低矮的柳树旁响起,鱼儿在浮萍上躲避划过的船只。
我因山水而欣赏趣味,忘却了世俗的烦恼与友人的生死。
怎样才能离开五岳,才能称得上真正的隐逸之人呢?
梁孜,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风格清新自然。
《藕花馆》创作于明代,正值文人追求隐逸、山水自然的风潮。诗人通过描绘雨后山水美景,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烦恼的超脱。
《藕花馆》是一首充满生机与自然气息的诗。开头两句通过描写雨后的湘江景象,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新、宁静的环境。雨后的云卷和风平的水面,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氛围,蝉鸣和鱼儿的动作则进一步增强了诗的生动感。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示了雨水带来的生机与新生。
后两句则转向内心的思考。诗人因山水而感受到趣味,忘却了世俗的忧虑,表现了对友情和人世间纷扰的超脱。最后一句“如何五岳去,方称逸人名”则是诗人的自问自答,折射出其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名利的淡泊。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生动,意象鲜明,表现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求心灵自由的思想,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的主题是追求自然与内心的宁静,表现了对尘世喧嚣的超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湘云”指的是:
A. 一种花
B. 湘江的云
C. 一种乐器
“蝉喧低岸柳”中的“蝉”代表:
A. 冬天的象征
B. 夏天的生物
C. 秋天的象征
诗人向往的生活状态是:
A. 名利双收
B. 隐逸生活
C. 仕途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