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3: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3:27
作者: 王季思 〔近代〕
开罢中央三日会,四山晓色苍然。
曈曈日出彩云间。驱他浓雾散,春意满人寰。
主席当年留宿处,床头电话犹悬。
风灯想象照无眠。前人艰苦业,永与后人传。
中央会议结束三天,四周的山色在晨曦中显得苍茫。
阳光透过彩云初升,驱散了浓雾,春意洋溢在人间。
这里是主席当年住宿的地方,床头的电话依然悬挂。
我想象着风灯下的情景,难以入眠。前人艰苦奋斗的业绩,将永远传承给后人。
作者介绍: 王季思,近代诗人,致力于用古典诗词形式表达对社会历史的思考和感悟。其作品多体现对革命传统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期许。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遵义会议会址和毛主席旧居的参观之际,诗人通过对历史遗址的瞻仰,表达对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精神的敬仰,和对当下历史使命的思考。
《临江仙 其二》以遵义会议为背景,展现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时代的变迁。首句“开罢中央三日会”,直接引入会议的历史背景,带领读者进入那个充满斗争与希望的年代。接下来描绘四周的自然景象,既是对美好春光的赞美,也是对历史沉淀下来的情感的寄托。
“主席当年留宿处,床头电话犹悬”,这一句将历史与现实连接起来,仿佛能看到毛主席当年的身影和所思所想。诗人通过“风灯想象照无眠”表露出对历史的沉思,夜不能寐,思绪万千,前人的艰苦创业并未被遗忘,而是成为后人前行的精神动力。
整首诗情感深邃,既有对自然美的描绘,也有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展望。通过对革命历史的缅怀,诗人传达了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和对后人启示的期许,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遗址的瞻仰,表达了对革命前辈艰苦奋斗精神的敬仰,强调历史的传承与责任,激励后人继续奋斗,延续革命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临江仙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风光
B. 历史回顾
C. 个人情感
诗中提到的“主席”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邓小平
B. 毛泽东
C. 周恩来
“床头电话犹悬”中的“电话”象征着什么?
A. 现代化
B. 历史的延续
C. 联系的工具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上述内容,读者能够全面理解《临江仙 其二》的诗意与背景,提升对古典诗词的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