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14: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4:03
临江仙 河山亭留别钦叔裕之
辛愿 〔金朝〕
谁识虎头峰下客,
少年有意功名。
清朝无路到公卿。
萧萧华屋,
白发老诸生。
邂逅对床逢二妙,
挥毫落纸堪惊。
他年联袂上蓬瀛。
春风莲烛,
莫忘此时情。
谁知道在虎头峰下的客人,
少年志向远大,想要成就功名。
在清朝,通往公卿的路却没有。
华丽的屋舍寥寥无几,
白发的老学子已无力追梦。
偶然相遇,对床共叙佳话,
挥笔落纸,作品令人惊叹。
未来的某年,我们一起去蓬瀛。
春风中,莲花烛光闪烁,
希望你别忘记此时的情谊。
作者介绍:辛愿,金朝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表达对理想和友谊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作者与友人分别之际,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和对友谊的珍视。
《临江仙 河山亭留别钦叔裕之》是辛愿在分别之际写下的一首词,诗中通过描绘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友谊的深切感悟,流露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感慨。开头以“谁识虎头峰下客”引入,既展现了诗人对自身身份的思考,也暗示了在仕途无望的情况下,诗人对自由的向往。接下来的“少年有意功名”则是对年轻时抱负的追忆,随即转入对现实的无奈,表达出对理想的追寻与现实的矛盾。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提到“邂逅对床逢二妙”,表达了友谊的深厚与珍贵。结尾的“春风莲烛,莫忘此时情”则是对未来的期许与祝福,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温暖与希望。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辛愿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对友谊的珍重与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呈现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与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下列哪个意象不出现在诗中?
A. 虎头峰
B. 白发老诸生
C. 长江水
D. 蓬瀛
诗中提到的“莲烛”象征什么?
A. 力量
B. 希望与美好
C. 忍耐
D. 竞争
诗人对现实的态度如何?
A. 满意
B. 无奈与失望
C. 绝望
D. 忽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