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3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6:11
原文展示:
三十四年台榭,八千馀里江津。
去时杨柳正轻颦。
重来桃李少,不似旧时春。
风扫半空烟雨,玉虹翠浪如新。
可怜笳鼓送行人。
白头梳上见,归梦枕边频。
白话文翻译:
经过三十四年的台榭,行程已超过八千里江津。
离开时杨柳正轻轻皱眉,
再回来时桃李却少了,不再像旧时那样春意盎然。
风扫过半空,烟雨朦胧,似乎一切都是新的。
令人怜惜的是笳鼓声送别行人。
白发在梳妆上显露,归来的梦频繁出现在枕边。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韡,宋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对往事的追忆和对人生的感悟。其诗词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诗人经历了漫长岁月之后的返乡途中,表达了他对故乡和过往时光的思念与感慨。
诗歌鉴赏:
《临江仙》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情感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诗的开头,诗人回顾了过去的岁月,三十四年的光阴如白驹过隙,令人唏嘘不已。随着时间的流逝,周围的环境、人与事皆有了变化,原本繁盛的桃李如今却显得稀少,象征着繁华的消逝与无常。
接下来的描写中,陈韡通过“风扫半空烟雨,玉虹翠浪如新”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惆怅的氛围。风与雨的交织,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变化,然而在这些变化中,依然保持着一种新的生命力,这种矛盾的情感,正是诗歌的深刻之处。
而在离别之际,笳鼓的送行声更是让人感到惋惜,表达了对行人的不舍与关怀。最后,诗人以“白头梳上见,归梦枕边频”结束,表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归乡的渴望,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归梦则是对故乡的思念与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光以及故乡的独特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传达了一种深沉而又复杂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八千馀里”指的是什么?
诗人用什么意象来表达离别的伤感?
“白头梳上见”中的“白头”象征什么?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