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8:50
挽遁初先生
蒋士超 〔近代〕
流血竟五步,伤心此国殇。
风云愁黯黯,水月幻茫茫。
申浦原吾土,桃源是故乡。
灵均应痛哭,谁为遣巫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沦陷的沉痛感受。诗的开头提到“流血竟五步”,象征着战争带来的伤害和流亡。接着“伤心此国殇”,明确表达了对国家破碎的哀痛。随之而来的“风云愁黯黯,水月幻茫茫”描绘出诗人忧愁的心境,感受到风云变幻、前途渺茫的无奈。接下来的“申浦原吾土,桃源是故乡”展示了对家乡的深切怀念,申浦代表着故乡的土地,而桃源则象征着理想的生活境地。最后一句“灵均应痛哭,谁为遣巫阳”则引入了历史人物和神话,表达了对过往英雄的惋惜和对未来的迷茫。
蒋士超,近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善于用古典诗词的形式抒发情感。
这首诗写于国家动荡的时期,诗人对时局的深切思考和个人命运的感慨使得诗歌充满了悲伤和无奈,表达了对国破家亡的失落感。
《挽遁初先生》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诗。诗中“流血竟五步”的开篇,便直白地揭示了国家遭难的惨状,瞬间拉近了读者与国家命运的距离。接下来的“伤心此国殇”不仅是对历史的沉痛回顾,更是一种对未来的无力感。
整首诗在情感基调上是悲伤和沉重的,尤其是“风云愁黯黯,水月幻茫茫”两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忧虑。诗中对自然的描写和人事的对比,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效果,使得诗意更加深邃。对故乡的思念在“申浦原吾土,桃源是故乡”中得到了升华,诗人不仅是对故乡的怀念,更是在追求一个理想的栖息地,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最后一句“灵均应痛哭,谁为遣巫阳”则引出历史人物,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与对命运的无奈,给人以深思。整首诗在传达悲痛的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盼。
整首诗围绕“国殇”展开,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沦陷的痛苦与对故乡的怀念,同时流露出对历史的沉思与对未来的迷茫。诗人通过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感慨,体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与个人的无奈。
诗中提到的“灵均”指的是谁?
“申浦”在诗中代表什么?
“风云愁黯黯”中“风云”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