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峡山飞来寺》

时间: 2025-04-26 03:43:26

诗句

飞来寺里独凭栏,暂息尘缘半日闲。

水绕竹根穿石面,鹤巢松顶立云间。

满台花雨飘僧梵,一路风霜老客颜。

若许挂冠寻旧隐,结茅何必问庐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3:26

原文展示

飞来寺里独凭栏,
暂息尘缘半日闲。
水绕竹根穿石面,
鹤巢松顶立云间。
满台花雨飘僧梵,一路风霜老客颜。
若许挂冠寻旧隐,结茅何必问庐山。

白话文翻译

在飞来寺中我独自倚靠栏杆,
暂时放下世俗的纷扰,享受这半日的宁静。
溪水环绕竹根,穿过石壁,
白鹤在松树的顶端巢居,伫立在云间。
满台的花瓣如雨般飘落,僧人的梵音悠扬,
一路风霜让我这老客面容沧桑。
如果想要挂冠归隐,
结茅而居又何必去问庐山的高远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飞来寺:传说中从天而降的寺庙,意指仙境般的地方。
  • 尘缘:世俗的纷扰与羁绊。
  • 鹤巢:白鹤的巢穴,象征清雅与孤高。
  • :指佛教的梵音,代表宁静和超脱。
  • 挂冠:辞去官职,隐退山林。
  • 庐山:指著名的庐山,象征高洁的隐居之所。

典故解析:

  • 庐山:庐山自古为隐士所向往的地方,诗中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震,明代诗人,文人雅士,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体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李震隐居于飞来寺期间,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清净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峡山飞来寺》是一首充满宁静气息的山水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飞来寺的自然美景与禅意生活。开篇第一句“飞来寺里独凭栏”,便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宁静的氛围,似乎诗人正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接着“暂息尘缘半日闲”一句,表明他在此地的心态——暂时摆脱世俗的烦恼,享受片刻的闲适。

诗中的自然景象交织着竹、石、水、鹤等元素,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水绕竹根穿石面”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的灵动,而“鹤巢松顶立云间”则展示了高洁的意象,象征着诗人向往的清逸生活。

后半部分,诗人以“满台花雨飘僧梵”描绘了寺中宁静的氛围,似乎能听见僧人的低吟。最后两句则引人深思,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渴望与对名利的淡泊。“若许挂冠寻旧隐”道出他对辞官归隐的向往,而“结茅何必问庐山”则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不在乎外界的名山大川。

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飞来寺里独凭栏”:在飞来寺中独自倚靠栏杆,表现出一种孤独和对环境的观察。
  • “暂息尘缘半日闲”:暂时放下世俗的烦恼,享受半日的闲适时光。
  • “水绕竹根穿石面”:溪水环绕着竹根,穿过石壁,展现自然的灵动与和谐美。
  • “鹤巢松顶立云间”:白鹤在松树顶上筑巢,显得非常高洁,象征着理想的生活状态。
  • “满台花雨飘僧梵”:花瓣如雨飘落,僧人的梵音悠扬,构成宁静的禅意氛围。
  • “一路风霜老客颜”:一路风霜使他面容沧桑,传达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若许挂冠寻旧隐”:如果有可能辞去官职,寻求隐居生活。
  • “结茅何必问庐山”:结草屋隐居,何必去追求庐山的名声,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真诚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宁静的寺庙与世俗生活进行对比,突出内心的渴望。
  • 拟人:将花瓣描绘为“飘”,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满台花雨”和“一路风霜”,增强诗的韵律感。
  • 意象丰富:竹、石、水、鹤等意象共同构建了诗的自然美景。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淡泊明志、追求清净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然纯真生活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飞来寺:象征着超脱与宁静之地。
  • :象征着流动、变化与生命。
  • :象征着高雅、坚韧与清白。
  • :象征着长寿、纯洁与高洁的追求。
  • 花雨:象征着美好、短暂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飞来寺”主要象征什么?
    A. 繁华城市
    B. 超脱与宁静之地
    C. 贫瘠之地
    D. 战争之地

  2. “满台花雨飘僧梵”中的“花雨”是什么意思?
    A. 花瓣纷飞
    B. 雨滴
    C. 花的香味
    D. 花的颜色

  3. 诗人想要“挂冠寻旧隐”意味着什么?
    A. 辞去官职,追求隐居生活
    B. 去参加宴会
    C. 继续工作
    D. 旅行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描绘山水与隐逸生活。
  • 李白《庐山谣》:表达对庐山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李震与王维的山水诗对比: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隐逸生活的追求,但李震更加注重内心的宁静,而王维则更多体现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山水诗研究》
  • 《李震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齐天乐 齐天乐 齐天乐 齐天乐 壬午冬至前三日和竹屋 齐天乐 徐积畲揽镜图 齐天乐六首 其五 齐天乐 蝉 齐天乐 素心兰,和敦甫韵 齐天乐 蟋蟀步白石均 齐天乐 游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楚天云雨 尢字旁的字 振迭 改俗迁风 酒租 咬音咂字 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息偃 韭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鱼子笺 王面 包含捕的词语有哪些 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枪声刀影 漏网游鱼 包含臻的词语有哪些 臣字旁的字 耒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