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惠山谒泰伯庙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7-28 12:23:05

诗句

三让端为万代崇,让乡今尚被仁风。

世家已是魁伦序,人表何因止上中。

吴会桥坊巫史祝,城田沟洫禹王功。

至今梅里凭墟在,遗冢皇山说不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2:23:05

惠山谒泰伯庙二首 其一

作者: 蒋士超 〔近代〕

原文展示:

三让端为万代崇,让乡今尚被仁风。
世家已是魁伦序,人表何因止上中。
吴会桥坊巫史祝,城田沟洫禹王功。
至今梅里凭墟在,遗冢皇山说不同。

白话文翻译:

三让的精神使得他在万代中受到崇敬,故乡至今依然受到仁德的风气影响。
世家已经成为了杰出人物的序列,为什么人们的表彰停留在中等水平呢?
吴会的桥坊上巫师祝祷,城田的沟渠是大禹的功绩。
到如今梅里村的遗址仍然存在,关于他的墓地与皇山的说法却有所不同。

注释:

  • 三让:指的是古代的三位让位的帝王,即尧、舜、禹,他们以德治国,值得后世尊崇。
  • 仁风:指仁德的风气,表明一个地方的风俗和气氛。
  • 世家:指显赫的家族,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人。
  • 巫史:巫师和历史,可能指代祭祀和记载历史的人。
  • 禹王功:指大禹治水的功绩,显示其对民众的贡献。
  • 梅里:梅里村,可能是指与泰伯庙相关的地名。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蒋士超,近代诗人,生平和创作背景较少为人知。他的诗作多表现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及对故乡的眷恋,风格上融合了古典与现代的元素。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惠山的泰伯庙,表达了对泰伯的敬意和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反映了时代变迁中对历史的反思与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泰伯庙的拜访,抒发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开头提到的“三让”不仅是对泰伯的致敬,也暗示了对仁德治国理想的追求。接着,诗人对现世家族的观察,感叹虽然世家已显赫,但人们的表彰为何依然停滞不前,揭示了对当代人文精神的失落的忧虑。最后两句提到的“梅里”与“皇山”,不仅是对地理的描述,更是对历史记忆的沉淀与反思,表达了对文化遗产的珍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蕴深厚,展示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三让端为万代崇:三位让位的帝王因其德行而受到后代的尊崇。
    • 让乡今尚被仁风:故乡仍然沐浴在仁德的气息中。
    • 世家已是魁伦序:显赫家族已然成为社会中的佼佼者。
    • 人表何因止上中:人们的表彰为何仅止于中等水平。
    • 吴会桥坊巫史祝:在吴会的桥坊上,巫师在进行祝祷。
    • 城田沟洫禹王功:城田的沟渠是大禹治水的功劳。
    • 至今梅里凭墟在:到如今梅里村的遗址依然存在。
    • 遗冢皇山说不同:关于遗址与皇山的说法却有所不同。
  •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有明显的对仗结构,如“世家已是魁伦序,人表何因止上中”。
    • 排比:通过列举历史人物与事迹,增强了诗的气势。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对文化传承的关注以及对当代社会人文精神的思考。

意象分析:

  • 三让:象征极高的德行与领导智慧。
  • 仁风:体现了道德的影响力。
  • 世家:象征了社会地位与权力的集中。
  • 巫史:代表了历史与宗教信仰的交织。
  • 梅里、皇山:象征历史遗迹的存在与文化记忆的延续。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三让”指的是什么?
      • A. 三位让位的帝王
      • B. 三个历史事件
      • C. 三个文化名人
    2. “仁风”是什么意思?
      • A. 风的种类
      • B. 仁德的风气
      • C. 乡村的气候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李白的《庐山谣》、杜甫的《春望》等,均表现了对历史和自然的思考。
  • 诗词对比:可以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对比,探讨在对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观的描写中,两位诗人的不同风格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近现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荣华乐(一作东洛梁家谣) 秋来 石城晓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八月 相劝酒 马诗二十三首·其二 感讽六首 其一 马诗二十三首 其十四 马诗二十三首 其十一 马诗二十三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中贵人 卝字旁的字 包含攘的成语 潜踪隐迹 豆字旁的字 鱼字旁的字 豸字旁的字 椎轮大辂 冶异 日锻月炼 莎鸡 包含谜的词语有哪些 寿不压职 天大笑话 单人旁的字 十变五化 出谋画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