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红梅 其十一》

时间: 2025-05-06 01:57:38

诗句

湖上春何在,罗浮梦已空。

清香入书屋,不是杏花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7:38

原文展示:

红梅 其十一
作者: 王冕 〔元代〕

湖上春何在,罗浮梦已空。
清香入书屋,不是杏花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思念和对美好梦想的失落。诗人感叹春天在哪里,罗浮山的美梦已经消散。清香飘入书屋,但这阵香气并不是来自杏花的春风。

注释:

  • 湖上春何在:湖面上春天的景象在哪里?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失落。
  • 罗浮梦已空:罗浮是指罗浮山,此处象征着美好的梦想或理想。梦已空,意味着这些理想已经破灭。
  • 清香入书屋:书屋中飘来的清香,可能指梅花的香气,带来一丝春意。
  • 不是杏花风:强调这清香不是来自杏花,暗示一种失落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冕(1287-1359),元代诗人,以其高洁的品德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表现个人情感,特别是在孤独与失落中探索生命的意义。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诗人身处这样的环境中,常常感受到对和谐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失落。

诗歌鉴赏:

《红梅 其十一》以清新淡雅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思念与对理想的追忆。诗的开篇“湖上春何在”便引出了一种对春天的追问,似乎在询问那生机勃勃的春光为何不再。诗人通过“罗浮梦已空”表达了自己对理想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失落,罗浮山作为一个理想的象征,其梦境的破灭使得诗人更加感到孤独和惆怅。接着,诗人通过“清香入书屋”描绘出一丝春天的气息,但随即用“不是什么杏花风”来表达这种气息的无奈,似乎暗示着尽管有些美好,但依旧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与失落。

整首诗在意境上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同时又不乏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春天的期盼,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情感。王冕以清新的笔触、简练的语言,将春天的美好与内心的失落交织在一起,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湖上春何在:问春天在哪里,表现出对春天的渴望和失落。
  2. 罗浮梦已空:罗浮山的梦已破灭,象征理想的失去,情感显得更加孤独。
  3. 清香入书屋:书屋中飘来的清香,暗示着春的气息,但这种气息并不强烈。
  4. 不是杏花风:清香的来源并非杏花,表达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失望与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存在对仗结构,如“湖上春何在”和“罗浮梦已空”,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使用“罗浮梦”作为理想的象征,丰富了诗的内涵。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春天和理想的追问,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传达了对失去的美好和内心孤独的情感。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宁静与思考,同时也可能暗示着孤独。
  • :代表生机与希望,是诗人内心渴望的对象。
  • 罗浮:象征着理想与梦想的地方,破灭的梦象征着失落。
  • 清香:自然的气息,象征着温暖与春天的希望。
  • 书屋:象征知识与思考的空间,代表诗人的精神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罗浮”象征什么? A. 春天
    B. 理想
    C. 书房

  2. 诗人的情感基调如何? A. 欢乐
    B. 悲伤
    C. 中立

  3. 清香入书屋的香气来自哪种花? A. 杏花
    B. 梅花
    C. 桃花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王冕的《红梅 其十一》与李白的《月下独酌》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王冕的诗更强调对理想与春天的感慨,而李白则是对孤独饮酒的洒脱。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但都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与深刻。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冕研究》
  • 《王冕诗词选注》
  • 《元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芳草渡 芳草渡 叔由闻西风有怀归之曲,吴波容与,明月依人,感遇成歌,以当秋饯。 芳草渡 江南早春重遇中实感梦而作 芳草渡·彊村见示还乡过碧浪湖作,枨触旧游,百端交集,依韵答寄 芳草 芳草渡 依清真四声和伯越还乡之作 芳草渡 芳草 芳草 芳草渡 兰,拟清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损人安己 黽字旁的字 梅仙 啬己奉公 倚闾 如运诸掌 艮字旁的字 竹字头的字 挽夫 鸟字旁的字 亠字旁的字 包含凿的词语有哪些 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没查没利 刺虎持鹬 贯甲提兵 正声雅音 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