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1:04: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1:04:41
芳草渡·彊村见示还乡过碧浪湖作,枨触旧游,百端交集,依韵答寄
作者: 夏孙桐 〔清代〕
碧霭里,又暂落归帆,赋情潇洒。
念昔游曾是,湖山坐拥如画。
城郭残照挂。听霜鸿飞下。
怅望久,梦堕烟波,亦恋鸥社。
还惹。软红恨影,泪掩黄公垆畔话。
但怜我天涯倦旅,何时共尊把。
拗梅未寄,对然然春灯遥夜。
吊故国,漫咏空城浪打。
在碧绿的雾霭中,归帆暂时落下,情感洒脱自如。
想念往昔游玩时,湖光山色如画一般环绕。
城市的余晖挂在天边,听着霜冷的鸿雁飞下。
长久地怅望,梦沉入烟波中,也依恋那白鸥的栖息地。
这情感又惹起了我,柔软的红色恨影,泪水掩盖了黄公垆边的谈话。
只怜我这天涯的疲惫旅人,何时能共饮一杯?
梅花尚未寄出,对着春灯遥夜独自沉思。
吊念故国,漫无目的地吟咏着空城的海浪拍打。
作者介绍:
夏孙桐,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常流露出对故乡和故国的眷恋。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归乡途中,经过碧浪湖时,触发了对旧游的回忆和对故国的思念,表达了游子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深情。
《芳草渡》通过优美的自然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往昔的追忆。诗的开头以“碧霭里”引入,立即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令人心旷神怡。接着,作者回忆起曾经游玩的时光,湖山如画的美景让人心生向往,这种美好的回忆在诗中反复涌现,令人感到温馨。
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了孤独与失落,霜鸿飞下的场景与作者的内心情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游子在异乡的孤寂。作者不仅在回忆中沉醉,也对现实的无奈感到怅惘。最后几句中,诗人对未来的希冀与现实的无奈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种深沉的思乡情绪。
诗歌的主题围绕着对故乡的思念与游子生涯的孤独,表现了在异乡的游子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渴望,情感深沉且细腻。
“碧霭里”描绘的是哪种自然景象?
A. 雾霭
B. 山川
C. 城市
诗中提到的“霜鸿”象征了什么?
A. 温暖
B. 孤独
C. 欢乐
“拗梅未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思念未能传达
B. 快乐的回忆
C. 对未来的希望
以上内容为《芳草渡》一诗的详细解析,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