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24: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24:06
袁公筑垒吴淞口,
废址犹存沪渎名。
先驻孤军防险地,
已胜痴将假阴兵。
涛舂海岸喧鼙鼓,
云合江天拥旆旌。
豪杰不将成败论,
千年青史见忠贞。
袁公在吴淞口筑起了防御工事,
即使废弃的地方,仍然留存着沪渎的名声。
他先在这险要之地驻扎孤军,
已经胜过那些空想的将领和假设的阴兵。
海浪拍打着海岸,喧嚣的鼓声震耳欲聋,
云彩聚集,江天之间飘扬着旗帜。
豪杰们不以成败来论英雄,
千年之后的青史将铭记他们的忠贞。
作者介绍:钱岳,元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与咏史诗,其作品常反映历史人物与事件,风格清新、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元代,正值国家动荡、边疆紧张的时期,诗人借古抒怀,缅怀袁崇焕的忠贞与英勇,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与对国家安危的忧虑。
这首诗以袁崇焕在吴淞口筑垒为引子,反映了元代边疆防御的紧迫性和历史人物的忠诚。诗中通过描绘历史事件,传达了对伟大将领的钦佩与对国家的担忧。诗的开头两句直接点出袁公筑垒的事实,展示出他为国家安全所做的努力。接着,诗人用“孤军”一词强调了袁崇焕在险境中的坚守,表现出一种孤独但又坚定的英雄形象。后半部分则描绘了战斗的场景,海浪与战鼓的结合,渲染出紧张的氛围,而“云合江天拥旆旌”则展现出壮丽的战斗场面,增强了情感的冲击力。
最后两句则引入了更深层的哲学思考,豪杰们不以成败论英雄,强调了忠贞与信仰的价值,千年之后,真正的英名将铭刻在青史之上。这种思维的升华,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忠诚与理想的深刻反思,让人深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忠贞的精神与英雄的气质,强调尽管身处险境,真正的英雄并不惧怕失败,反而将忠诚与信仰视为最重要的价值。诗人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忧虑与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袁公”指的是谁?
诗中“孤军”的意思是:
“千年青史见忠贞”中的“青史”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昌龄的《出塞》相比,钱岳的《沪渎垒》更侧重于历史人物的忠诚与坚守,而《出塞》则表现了对战争与离别的感慨。两者在主题上均有对国家安危的关注,但表达的情感与意象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