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48: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8:28
因拜山农号,生涯日日新。
带泥移瘦竹,和藓择枯薪。
时酌山泉赏,都无世俗尘。
乌鸢虽见忌,麋鹿自相亲。
因拜访山中农人的号召,生活每天都有新的变化。
带着泥土移植瘦弱的竹子,选择苔藓来挑选枯木柴。
时常品尝山泉水,享受这幽静的环境,完全没有世俗的纷扰。
虽然乌鸦会表现出忌惮,但麋鹿却彼此亲近。
王冕(1287年-1359年),元代诗人、画家,号“香光”,以其山水画和诗歌闻名。王冕在诗歌创作上追求自然与恬淡,常表现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山中杂兴 其二》创作于王冕隐居山林期间,体现了他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淡泊。时代背景是元代的社会动荡,王冕选择隐居,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山中杂兴 其二》透露出一种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逃避。开头的“因拜山农号”,即表明诗人对山野农人的尊重与向往,暗示着一种自然和谐的生活方式。接下来的描绘“带泥移瘦竹,和藓择枯薪”,不仅展示了诗人参与自然劳动的场景,也反映出他对自然资源的珍惜与利用。通过“时酌山泉赏”,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好事物的品味与享受,进一步强调了隐居生活的纯粹与宁静。
诗中提到的“乌鸢虽见忌”,表现了自然界中生物的警觉性,而“麋鹿自相亲”则传递出一种和谐与温暖的氛围。整体来看,整首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既是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是对人类社会浮躁生活的反思。
因拜山农号,生涯日日新。
诗人因受到山中农人的号召,生活每天都有新的体验与变化。
带泥移瘦竹,和藓择枯薪。
诗人亲自参与移植竹子和收集柴火,展现了他热爱自然的生活态度。
时酌山泉赏,都无世俗尘。
诗人时常品尝山泉水,享受这片刻的宁静,没有世俗的纷扰。
乌鸢虽见忌,麋鹿自相亲。
乌鸦虽然表现出警觉和忌惮,但麋鹿却在此环境中彼此亲密,象征着自然的和谐美好。
整首诗歌通过自然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逃避,表现了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珍视。
诗中提到的“山农”指的是什么?
A. 一个特定的人
B. 山中的农人
C. 诗人的朋友
D. 诗人的父亲
诗中提到的“乌鸦”象征着什么?
A. 和谐
B. 警觉与忌惮
C. 劳动
D. 美好
诗人通过“时酌山泉赏”表达了什么?
A. 对世俗的向往
B. 对自然的享受
C. 对金钱的渴望
D. 对友人的思念
通过以上内容的解读与分析,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山中杂兴 其二》的诗意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