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21: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21:38
梦绕长亭路。甚年年莺飞草长,杂花生树。剩水残山天共老,一种闲情谁与。算往事都无觅处。收拾清愁期浩渺,戒霜寒鹤舞回翔步。云水阔,漫凝伫。兰成萧瑟江关暮。共些时高歌青眼,抗怀今古。回首楼台弹指现,解道婆娑乐土。看皓月长空徐吐。腐鼠功名同一吓,只纵横才气难为主。天莫问,自来去。
在梦中我依然徘徊在长亭的小路上。年年春天,黄莺飞舞,草木葱茏,繁花似锦。剩下的水和残山,天地共老,谁能与我分享这份闲适的情怀?往事已无处可寻。收拾起清愁,期盼着浩渺的未来,仿佛霜寒中的白鹤在天空中翩然起舞。云水广阔,我漫步伫立。兰草在江边的暮色中显得凄凉。与友人共度时光,高歌畅谈,怀古今事。回首楼台,一瞬间浮现,似乎解开了那婆娑的乐土。看那皓月在长空中缓缓升起。即便是腐鼠般的功名也不过是虚惊一场,才华横溢却难以掌控命运。天也无须询问,人生本就是来去匆匆。
苏渊雷(1885-1965),字景铨,号渊雷,近现代著名诗人,生于江苏,后移居上海。他的诗风受传统诗词影响深厚,同时也融入了现代的情感与思想,作品常常流露出对人生、自然的思考与感悟。
《金缕曲 其二》是苏渊雷在与友人徐澄宇的交往中所作,表达了他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往事的追忆。诗中描绘的春天意象和悠闲情怀,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金缕曲 其二》以优美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著称。诗中的“梦绕长亭路”开篇即引人入胜,营造出一种怀旧而又悠远的氛围。接下来的“莺飞草长,杂花生树”更是把读者带入了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他内心的闲适情怀与对过往的思索。
“剩水残山天共老”一句,突显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诗人以此引发对人生的深刻反思。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从对自然景象的描绘逐渐转向对内心情感的剖析,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友谊的珍惜,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结尾“天莫问,自来去”,更是将整首诗的思考推向了一个哲学的高度,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与对生活的释然。
整首诗围绕友谊与人生的思考展开,表现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盼,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命运的感慨,形成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学的反思。
诗中提到的“长亭”象征什么?
“剩水残山”表达了什么情感?
整首诗传达的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