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08: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08:24
金缕曲 其七 荅友
作者: 黄钧宰 〔清代〕
天气清于洗,恰将些,愁丝恨缕,沁人心里。
当日情怀今后事,细想从何说起。
便说也,无人听矣,放眼天池真咫尺,
问何时,才作飞鹏徙,有志者,那能已。
年来我已心如水,但如何,人闲恨事,都无料理。
只有文章遭挫折,还是伤心馀事,独不见,如君壮志。
酒后酣歌挥泪语,十年前,自负奇男子,
怎潦倒,竟如此。
天气如同洗净了一般清爽,正好让我思绪万千,心中愁苦和怨恨交织,沁入心底。
往日的情怀和未来的事,细细想来从何说起呢?
我即使想说,也无人倾听,放眼望去,天池似乎近在咫尺,
问何时,才能如同飞鹏那样自由自在,有志之士,怎能放弃呢?
这些年来,我的心情如水般平静,但如何能忍受,人的闲暇中满是怨恨,却无从处理。
唯有文章遭遇挫折,仍然是令人伤心的遗事,唯独不见你那壮志凌云。
酒后酣歌中,我含泪而语,十年前,我自负是个奇才,
如今却潦倒至此,真让人感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钧宰是清代的诗人,诗风清丽,常以情感细腻著称。其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与自然环境的交融,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经历了人生的挫折与失意之后,表达了对往昔辉煌的追忆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这首《金缕曲 其七 荅友》以清新的自然景象开篇,营造出一幅宁静的画面,然而诗人内心却充满了愁苦。通过对天气的描写,反衬出内心的复杂情绪,形成鲜明对比。诗中反复提及的“无人听矣”,不仅表达了孤独感,也隐含着对理想的追寻与失落的无奈。接下来的“问何时,才作飞鹏徙”,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理想的渴望,尽管面临现实的困境,依旧有着不屈的精神。最后,结合酒后的抒怀,诗人回忆十年前的自负与如今的潦倒,形成强烈的对比,令人感慨万千。整首诗融合了自然景观与内心世界的对话,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困境中坚持自我的勇气。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
诗中“愁丝恨缕”主要表达了什么?
“飞鹏”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