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39: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39:43
原文展示:
澄碧堂 唐珙 〔元代〕 黄河一清三千年,行潦灭没昆仑源。 我当濯足万里外,却怪尘土生青天。 何如曹溪一滴水,太阿削平如砺砥。 三江五湖不敢流,沧海无风清见底。 沅湘有脉通神州,乾坤无根元气浮。 青天在下水在上,铸出一片玻璃秋。 道人对此心自定,冷射瞳光双月影。 玲珑凿开云雾窗,悟作虚空大圆镜。
白话文翻译:
黄河的水清澈一次要三千年,小水流消失在昆仑山的源头。 我应当在万里之外洗脚,却奇怪尘土为何能覆盖青天。 不如曹溪的一滴水,太阿山削平得像磨刀石。 三江五湖的水都不敢流动,沧海平静得清澈见底。 沅湘的水脉通向神州大地,天地间无根的元气漂浮。 青天在上水在下,铸造出一片如玻璃般清澈的秋色。 道人面对此景心境自定,冷光射出双月影。 玲珑的窗户凿开云雾,领悟到虚空如大圆镜。
注释:
诗词背景: 唐珙,元代诗人,生平不详。这首诗通过对比黄河的浑浊与曹溪的清澈,表达了诗人对清净境界的向往和对尘世的厌倦。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佛教典故,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净化的境界。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黄河的浑浊与曹溪的清澈作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清净境界的深切向往。诗中“黄河一清三千年”与“曹溪一滴水”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清净之难得与珍贵。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自己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净化的境界。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凝练,表达了对清净境界的深切向往和对尘世的厌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净化的境界。表达了对清净境界的深切向往和对尘世的厌倦。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1. A 2. B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