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5:11
燕语莺啼百啭新,长廊寂寂不逢人。
东君去作谁家客?花柳无情各自春。
燕子在啁啾,黄莺在鸣叫,声声悦耳,似乎在诉说着新生的快乐;长长的廊道寂静无声,空无一人。东风(春天的象征)又要去到谁家做客呢?花和柳树无情地各自享受着春天的美好。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叔震,号天锡,金朝诗人,擅长词,工于诗,亦为学者,在文人中颇有影响。他的诗词作品多反映对社会的观察与内心的感慨,风格清新脱俗。
此诗写于金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的时代,元好问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孤独的感慨。
《杂著二首 其二》以轻快的春天景象为背景,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春天的感伤。前两句“燕语莺啼百啭新,长廊寂寂不逢人”,通过描写春天的鸟鸣声,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氛围,但随即转向“长廊寂寂”,却让人感受到一种空寂与孤独。诗人以春天的鸟语来引入情景,进而反衬出自己在这美好时光中的孤独感。
“东君去作谁家客?”一句,诗人把春天拟人化,问道春天将去往何处,似乎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无常的感慨。最后的“花柳无情各自春”,则是对自然界的无情描绘,花与柳各自享受春光,但却无人与之共享,突显了诗人的孤独与失落。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意象的运用,表现了生命的短暂和人际关系的疏离,给人一种伤感的美感。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与自身的孤独,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疏离的无奈。
诗中“东君”指的是什么?
A. 春天
B. 冬天
C. 夏天
“长廊寂寂不逢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热闹
B. 孤独
C. 喜悦
诗中提到的鸟类是哪些?
A. 燕子和鹤
B. 燕子和黄莺
C. 黄莺和麻雀
对比元好问的《杂著二首 其二》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前者侧重于对春天的孤独感受,后者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爱情的怀念与追忆,二者都在不同的角度上展现了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