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杂著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2 05:45:11

诗句

燕语莺啼百啭新,长廊寂寂不逢人。

东君去作谁家客?

花柳无情各自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5:11

原文展示:

燕语莺啼百啭新,长廊寂寂不逢人。
东君去作谁家客?花柳无情各自春。

白话文翻译:

燕子在啁啾,黄莺在鸣叫,声声悦耳,似乎在诉说着新生的快乐;长长的廊道寂静无声,空无一人。东风(春天的象征)又要去到谁家做客呢?花和柳树无情地各自享受着春天的美好。

注释:

  • 燕语:指燕子的叫声。
  • 莺啼:指黄莺的鸣叫。
  • 百啭:形容声音的旋律多变,悦耳动听。
  • 长廊:指长长的走廊或通道。
  • 寂寂:形容寂静,安静的样子。
  • 东君:指春天的神灵或春天的象征。
  • 花柳:指春天盛开的花和柳树。
  • 无情:形容没有情感的,冷漠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叔震,号天锡,金朝诗人,擅长词,工于诗,亦为学者,在文人中颇有影响。他的诗词作品多反映对社会的观察与内心的感慨,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金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的时代,元好问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孤独的感慨。

诗歌鉴赏:

《杂著二首 其二》以轻快的春天景象为背景,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春天的感伤。前两句“燕语莺啼百啭新,长廊寂寂不逢人”,通过描写春天的鸟鸣声,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氛围,但随即转向“长廊寂寂”,却让人感受到一种空寂与孤独。诗人以春天的鸟语来引入情景,进而反衬出自己在这美好时光中的孤独感。

“东君去作谁家客?”一句,诗人把春天拟人化,问道春天将去往何处,似乎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无常的感慨。最后的“花柳无情各自春”,则是对自然界的无情描绘,花与柳各自享受春光,但却无人与之共享,突显了诗人的孤独与失落。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意象的运用,表现了生命的短暂和人际关系的疏离,给人一种伤感的美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燕语莺啼百啭新:燕子和黄莺在春天里欢快地鸣叫,声音悦耳动听,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2. 长廊寂寂不逢人:描写长廊的寂静,暗示周围缺乏生气与人情。
  3. 东君去作谁家客:春天的东风又要去到谁家做客,表达了对春天的珍惜与无奈。
  4. 花柳无情各自春:花和柳树各自享受春天的美好,但却无情,暗含孤独。

修辞手法:

  • 拟人:将春天拟为“东君”,赋予其情感。
  • 对比:春天的生机与诗人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
  • 意象:通过燕子、黄莺、花柳等自然意象表达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与自身的孤独,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疏离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燕子:春天的使者,象征希望与生机。
  • 黄莺:象征春天的欢快与美好。
  • 长廊: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孤独。
  • 东君:春天的神灵,象征温暖与生机。
  • 花柳:象征春天的美丽,但也暗示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东君”指的是什么? A. 春天
    B. 冬天
    C. 夏天

  2. “长廊寂寂不逢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热闹
    B. 孤独
    C. 喜悦

  3. 诗中提到的鸟类是哪些? A. 燕子和鹤
    B. 燕子和黄莺
    C. 黄莺和麻雀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春宵》

诗词对比:

对比元好问的《杂著二首 其二》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前者侧重于对春天的孤独感受,后者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爱情的怀念与追忆,二者都在不同的角度上展现了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感慨。

参考资料:

  • 《元好问诗文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天仙子·踯躅花开红照水 天仙子 天仙子·走马探花花发未 思佳客 其一 病中写怀 思佳客 其二 乡居杂感 思佳客 其一 乡居杂感 思佳客·绮云字自伦敦寄示天士河图,云将迟余于红桥白舫间也 思佳客 思佳客·秋灵芳辰 思佳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崇的词语有哪些 相匹 踣毙 父字头的字 敏而好古 乚字旁的字 冥思苦想 爪字旁的字 含屈而死 車字旁的字 谎词 掌结尾的成语 莫可究诘 杀人不见血 明儿个 断缣尺楮 月字旁的字 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