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9:37: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9:37:25
扬州慢 柳
作者: 梁三苏 〔近代〕
摇曳风前,娉婷雨后,轻轻曼舞腰斜。
看江堤十里,尽翠影笼沙。
教多少离人珍重,别时金缕,别梦寒茄。
更怜伊,招燕藏莺,都在芳华。
算春无奈,便随风,闲意天涯。
任灞水愁生,苏台恨献,何处无家。
消得飘遥千里,纤尘外,漫赏云霞。
料初长宫线,舒眉犹笑春花。
在风中摇曳,在雨后轻盈,轻轻柔柔地舞动着。
看那江堤十里,尽是翠绿的影子笼罩着沙岸。
让多少离别的人珍惜这段情,分别时金缕衣,梦中又思寒茄。
更令人怜惜的是,她那招燕藏莺的姿态,都是在春天的芳华中。
春天无奈,只能随风而去,心情随意在天涯。
任凭灞水生愁,苏台献恨,哪里没有家呢?
即使飘遥千里,纤尘之外,仍然可以漫赏云霞。
想必在初长的宫线前,舒展眉头依旧笑着看春花。
梁三苏,名苏,字三,近代诗人,以其柔美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其作品多描写江南水乡的风光和人情,常常流露出对故乡的忧思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该诗创作于梁三苏对故乡扬州的思念之际,诗中通过描写柳树和春天的景象,表现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离别的忧伤。
《扬州慢·柳》是梁三苏在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方面的一部佳作。全诗以柳树为引子,生动地描绘了春日的景象,透过柳条的摇曳,展现了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诗的开头便通过“摇曳风前,娉婷雨后”两句,赋予了柳树以生命与灵动。接着,诗人通过描绘“江堤十里,尽翠影笼沙”,将读者带入一个生机盎然、景色如画的江南水乡,展现出春天的繁华与美好。
然而,诗中并不仅仅停留在对美景的赞美,随着情感的深入,诗人开始反思离别与无奈的主题。“教多少离人珍重,别时金缕,别梦寒茄”,通过对离别情境的描绘,诗人传达出对过往的珍惜与对未来的忧虑。此时,春天的美好似乎成了离愁的背景,诗人的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最后,诗人以“消得飘遥千里,纤尘外,漫赏云霞”结束,表达了对生命旅途的洒脱态度。尽管有着离愁与思念,但诗人依旧选择欣赏眼前的美景,展现出一种豁达与淡然的生活态度。
摇曳风前,娉婷雨后,轻轻曼舞腰斜。
看江堤十里,尽翠影笼沙。
教多少离人珍重,别时金缕,别梦寒茄。
更怜伊,招燕藏莺,都在芳华。
算春无奈,便随风,闲意天涯。
任灞水愁生,苏台恨献,何处无家。
消得飘遥千里,纤尘外,漫赏云霞。
料初长宫线,舒眉犹笑春花。
整首诗歌围绕春天的美丽与离愁的思念展开,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最终表达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诗中“摇曳风前,娉婷雨后”所描绘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柳树
B. 江堤
C. 春花
“别时金缕,别梦寒茄”中金缕象征什么?
A. 离愁
B. 华贵
C. 思念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春花”象征什么?
A. 生命的结束
B. 生命的希望
C. 离别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