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一枝花》

时间: 2025-05-07 09:00:50

诗句

玉壶金世界。

日月同光彩。

仙童为活计、恋风采。

觅药川源,日日西南采。

收拾归碧海。

始结金晶,九变还元不坏。

熏透遍身香雾霭。

涌出光明大。

长生纯体现、傲物外。

可界惺惺、动静都无昧。

一体含融量,括古包今聚散,无挂无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0:50

一枝花

作者: 刘志渊 〔元代〕


原文展示:

玉壶金世界。日月同光彩。仙童为活计恋风采。觅药川源,日日西南采。收拾归碧海。始结金晶,九变还元不坏。熏透遍身香雾霭。涌出光明大。长生纯体现傲物外。可界惺惺动静都无昧。一体含融量,括古包今聚散,无挂无碍。

白话文翻译:

在那玉壶般的金色世界里,日月散发着相同的光辉。仙童为了生计而爱恋那一份风采。他们寻觅药草的源头,天天向西南方向采摘。收拾好药材回到碧海之滨,开始结成金色的晶体,九变之中依然保持不坏的本质。香气弥漫,浸透全身,缭绕在雾霭之中,涌现出耀眼的光明。长生的境界超然于世俗之外,动静之间没有任何迷惑。一切皆可融汇,包容古今的聚散,毫无挂碍。

注释:

  • 玉壶: 比喻珍贵的容器,象征美好的世界。
  • 金世界: 形容色彩绚丽的境界。
  • 仙童: 仙人的童子,象征纯真和灵性。
  • 九变: 可能指道教中的变化,代表一种变化无常而又依旧保持本质的状态。
  • 碧海: 比喻理想的境界或归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志渊,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道教思想,追求长生和超脱世俗的境界。其诗风清新自然,常用形象的意象表达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元代,正值道教文化盛行之时,诗人借此表达对长生不老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一枝花》是一首富有哲理的古诗,展现了诗人对长生和理想世界的追求。全诗通过描绘一个光华灿烂的世界,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感。开头的“玉壶金世界”以及“日月同光彩”描绘出一种和谐美好的自然景象,接着通过“仙童为活计恋风采”引入了人类的生存问题,暗示即使在理想的世界中,生存依然是个重要的议题。

诗中多次提及“药”、“金晶”等意象,暗示追求长生的主题,这与道教文化密切相关。结尾部分强调了“无挂无碍”的境界,体现了对心灵自由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万物的包容和理解。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提供了一种超越世俗的生活态度,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壶金世界:描绘了一个美丽、理想的世界。
  2. 日月同光彩:象征着光明与和谐,说明这个世界是完美的。
  3. 仙童为活计恋风采:仙童虽然是神仙,但同样需要生计,表现了人类对生活的追求。
  4. 觅药川源:寻找药草的源头,指向对长生的探索。
  5. 日日西南采:强调了寻找的坚持与决心。
  6. 收拾归碧海:回到理想的境地,象征着最终的归宿。
  7. 始结金晶:结成金色的晶体,代表了长生的成果。
  8. 九变还元不坏:变化中保持本质,体现了道教的哲学思想。
  9. 熏透遍身香雾霭:香气弥漫,象征着理想的境界。
  10. 涌出光明大:展示出光明的未来。
  11. 长生纯体现傲物外:超越世俗,达到长生的境界。
  12. 可界惺惺动静都无昧:强调心灵的明晰与觉悟。
  13. 一体含融量:包容一切,表现了大气与广阔。
  14. 括古包今聚散,无挂无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体现了自由的思想。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壶金世界”,用美好的比喻来表达理想的境界。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增加了词句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理想生活和长生不老的追求,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反映了道教的哲学理念,强调心灵的超脱与自由。

意象分析:

  1. 玉壶:象征美好与珍贵,代表理想的世界。
  2. 金世界:光辉闪耀的理想境界。
  3. 仙童:代表纯真与灵性的存在。
  4. :象征对长生的追求与探索。
  5. 碧海:理想的归宿和心灵的栖息之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金晶”象征什么? A. 财富
    B. 长生
    C. 美好
    D. 友谊

  2. 填空题:诗人通过“_____”表达了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3. 判断题:诗中强调“无挂无碍”的境界是对心灵自由的追求。 (对/错)

答案:

  1. B
  2. “无挂无碍”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生殿》:清代诗人洪昇的作品,探讨长生的主题。
  • 《庐山谣》:白居易的作品,描绘自然与人生哲理。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的诗作,情感更为细腻,关注个人情感与思乡。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作品,描绘自然美景,展现与《一枝花》的意境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关于元代诗人的作品集。
  • 《道教文化与中国古诗词》:探讨道教思想在古诗中的体现。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湖洲赠别刘叔骥昆仲 杨录事以仆与孙温叟唱酬韵作诗见贻又用仆与 实相书院 雪中四诗 其四 寄怀畏知二首 冬日杂兴 次韵王进之欲雪兼属林令 舟中病思三首 书滩头驿 抵南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附庸风雅 包含斩的成语 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含一之德 食字旁的字 列躡 矫情自饰 子字旁的字 牙字旁的字 提牌执戟 赢赀 穷心剧力 善言不入耳 蜚瓦拔木 羊字旁的字 乛字旁的字 常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