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36:46
诗词名称: 一枝花 其一 春暮坐丁香花下,忆城东牡丹阁矣
作者: 樊增祥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薄暝欺帘阁。听到桑阴姑恶。柳花吹作雪起还落。下杜亭荒,无复青笺约。一串真珠络。半拆丁香,酒边消得郎索。锦甃苔纹错。铜绿春衫嫌薄。小红和淡白暗评泊。多分东庵谷雨,鞓红落寞。徙倚阑干角。凤子飞来,一双长傍罗幕。
白话文翻译:
薄暮的光线轻轻透过帘幕,听见桑树阴影下的悲怨。柳花像雪一样飘落,纷纷扬扬。杜亭已荒,昔日的青笺约定已无影踪。那串珍珠般的丁香花已凋零,酒边的郎君似乎在寻觅。锦缎上长满了青苔,春衫显得太薄。小红与淡白的花朵轻轻相互比较,像是在暗中评判。东庵的谷雨时节,鞓红花显得落寞。我倚靠在栏杆上,凤子飞来,轻轻地停在罗幕旁。
注释:
- 薄暝:指傍晚的微光。
- 桑阴:桑树的阴影,象征着幽静的环境。
- 柳花:指柳树的花,春天柳树开花时的景象。
- 杜亭:指杜鹃花亭子,暗示昔日欢聚之地。
- 青笺约:青色的信笺,象征着约定的情感。
- 真珠络:形容丁香花如珍珠般串联。
- 锦甃:锦绣的地面,形容华美。
- 铜绿:青苔,象征时间的流逝。
- 谷雨:二十四节气之一,代表春末的降雨。
典故解析:
- 丁香:在古代文学中常象征着思念、忧伤。
- 凤子:寓意美好事物的到来,常用以象征吉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樊增祥,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流畅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末,诗人坐在丁香花下,感受到时光流逝与内心的孤独,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诗中表现出对春天的感慨以及对过往情感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一枝花 其一》以丁香花为引子,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回忆的氛围。诗人在春暮时分,思绪飘回往昔,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无尽怀念。诗句中的“薄暝欺帘阁”不仅描绘了眼前的景象,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感受,透过自然景物,传达出一种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丁香、柳花等意象融入情感之中,生动地表现出春天的轻盈与美丽,但又伴随着深刻的孤独感。整首诗运用丰富的修辞和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细腻与感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薄暝欺帘阁”:薄暮的光线透过帘子,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 “听到桑阴姑恶”:耳边似乎听见桑树下隐隐的悲怨,表现出一种情感的共鸣。
- “柳花吹作雪起还落”:柳花随风起舞,如雪般飘落,象征着时光流逝的美感。
- “下杜亭荒,无复青笺约”:昔日的欢聚已成荒凉,约定也随之消逝。
- “一串真珠络”:丁香花犹如珍珠般串联,暗示美好的回忆。
- “半拆丁香,酒边消得郎索”:花瓣的半落与对饮酒时光的追忆相结合,表现出一种失落的情感。
- “锦甃苔纹错”:华美的地面上长满青苔,象征着时间的侵蚀。
- “铜绿春衫嫌薄”:春天的衣衫显得单薄,体现出季节的变幻。
- “小红和淡白暗评泊”:花朵之间的比较,暗示着内心的情感冲突。
- “多分东庵谷雨,鞓红落寞”:谷雨时节的花落,传达出一种孤独感。
- “徙倚阑干角”:倚靠栏杆,表现出诗人的无奈与思索。
- “凤子飞来,一双长傍罗幕”:凤子象征美好事物的到来,增添了一丝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花比作雪,增强了视觉意象的美感。
- 拟人:使柳花和丁香花似乎具有情感,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诗句中对称的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春天的美丽与时间的流逝,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沉思。通过自然的描绘,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丁香:象征思念与忧伤。
- 柳花:象征春天的轻盈与生命的脆弱。
- 酒:象征欢聚与情感的寄托。
- 青苔: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薄暝”指什么时刻?
-
“柳花吹作雪”中,柳花比作雪的目的是什么?
- A. 表达春天的温暖
- B. 增强视觉美感
- C. 形容冬天的寒冷
- D. 表达忧伤的情感
-
诗人对杜亭的描写代表了什么?
- A. 生活的富裕
- B. 旧时光的消逝
- C. 自然的美丽
- D. 友谊的珍贵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by 杜甫:描绘春雨的滋润与生命的希望。
- 《静夜思》 by 李白:反映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一春夕》 by 王维: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现出诗人对过往的怀念,但更加注重对自然的描写和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华诗词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