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小重山 风雨折枝词》

时间: 2025-05-04 03:24:49

诗句

早是清明应候风。

势如沧海浪、怒号空。

更兼泼火雨冥蒙。

如何得、枝上有残红。

最惜牡丹丛。

晓来吹尽折、教儿童。

且为支拄曲兰中。

还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4:49

小重山 风雨折枝词

作者: 姚燧 〔元代〕


原文展示:

早是清明应候风。
势如沧海浪怒号空。
更兼泼火雨冥蒙。
如何得枝上有残红。
最惜牡丹丛。
晓来吹尽折教儿童。
且为支拄曲兰中。
还堪。


白话文翻译:

这时正值清明节,应该会有春风吹拂。可这风势如同沧海的怒潮,冲天而来,声势浩荡。更兼大雨倾盆,天空昏暗。怎能在这风雨中,枝头还留有残红的花朵?我最惦记那牡丹的花丛。清晨的风一吹,花瓣都落得无影无踪,连孩子们都在为此感到惋惜。只好借着兰花的枝干,暂时支撑一下。还能承受多久呢?


注释:

  • 清明: 清明节,春季节令之一,通常是在每年4月5日左右,天气逐渐转暖,万物复苏。
  • 沧海: 指大海,这里比喻气势浩大的风。
  • 泼火雨: 形容雨如同倾泻而下的火焰,意在强调雨势之猛。
  • 残红: 残留的红花,暗指春花残落,象征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 牡丹丛: 指盛开的牡丹花,象征富贵及美好。
  • 支拄: 支撑、撑住的意思,表明兰花在风雨中仍然坚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燧(约1250-1320),元代诗人,字德明,号白云,浙江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的清明时节,正值春风和雨交替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春花凋零的惋惜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悟,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小重山 风雨折枝词》通过描绘清明时节的风雨景象,展现出一种忧伤的情感。诗的开头以“早是清明应候风”引入,清明节既是春天的代表,又是扫墓祭祖的传统节日,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接着,诗人通过“势如沧海浪怒号空”展现了风的猛烈,利用大海的比喻传达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受。

诗中“更兼泼火雨冥蒙”进一步增强了自然景象的悲剧色彩,泼火雨的形象生动而强烈,仿佛在描绘一种灾难般的景象。此时,花朵的残落正是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尤其是“如何得枝上有残红”一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被摧残的无奈和哀伤。

“最惜牡丹丛”则体现了诗人对美丽生命的珍惜,牡丹作为春花的代表,更是象征了富贵与美好。诗的最后两句“晓来吹尽折教儿童”,显示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借用孩子的视角,暗示着人们对自然变化的无力感。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与深刻的感悟,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蕴含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无常的叹息。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诗歌在意象与情感上都极具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早是清明应候风: 诗人提到清明节,暗示春天的到来。
  • 势如沧海浪怒号空: 比喻风势如海浪,表现了自然的狂暴。
  • 更兼泼火雨冥蒙: 雨势猛烈,给人以压抑的感觉。
  • 如何得枝上有残红: 对花朵残落的惋惜,表达生命的短暂。
  • 最惜牡丹丛: 牡丹象征美好,表达对美的珍惜。
  • 晓来吹尽折教儿童: 早晨的风吹走花瓣,孩子们感到惋惜。
  • 且为支拄曲兰中: 兰花伞下,表达希望与坚持。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风与海浪相提并论,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 拟人: 风和雨被赋予了情感,表现出自然的威力。
  • 对仗: 诗句之间的对称,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风雨中的春花,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脆弱与无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明: 象征春天与生命的复苏。
  • 风雨: 代表自然的变迁与无情。
  • 残红: 象征生命的短暂与脆弱。
  • 牡丹: 美丽与富贵的象征。
  • 兰花: 坚韧与希望的象征。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歌的情感基调,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深刻认识与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清明节通常在每年的哪个月份?

    • A. 1月
    • B. 4月
    • C. 7月
  2. “早是清明应候风”中的“候”字意指什么?

    • A. 等待
    • B. 时候
    • C. 观察
  3. 诗中提到的“牡丹”象征什么?

    • A. 忍耐
    • B. 富贵与美好
    • C. 短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夜喜雨》通过描写春雨滋润万物,展现出生命的希望,与姚燧的《小重山 风雨折枝词》形成对照,后者则强调了风雨对生命的摧残。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的诗人对春天与生命的不同看法,体现了他们各自的情感与哲思。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宿柳子观音寺 晚春初夏八首 其六 暮春书事四首 冬日放言二十一首 和陈器之诗四首 其四 鹿仙山 春雪二首 其一 夏日十二首 蓬瀛台二首 腊月下旬偶作 摘梅花数枝插小瓶中辄数日不谢吟玩不足形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刀字旁的字 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婢学夫人 万能钥匙 黹字旁的字 包含据的词语有哪些 妙绝人寰 轶话 遇物 秋草人情 矛字旁的字 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井臼躬操 骈兴错出 古开头的成语 麻字旁的字 愁烟 而字旁的字 邮资明信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