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55: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55:53
南乡子 次冯雪崖韵二首
荆宪品皆加。才罢还除世共华。
恨杀岘山山下路,梅花。
谁醉双瓶玉照沙。涂水听宣麻。
行脚阳春起未涯。君去莫嗟风土异,堪夸。
君祖乡邻。
这首词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人提到荆宪的品德被大家所推崇,自己刚刚离开世俗,回归自然。对岘山山下的道路感到惋惜,梅花的美丽让人醉心。诗人愿意与友人分享美酒,享受沙滩的悠闲。听水流声、感受春天的温暖,心中无尽的遐思。朋友离去时,切勿感叹这里的风土人情不同,实际上也有值得夸耀之处,毕竟这里有共同的祖辈和乡邻。
作者介绍:姚燧,元代诗人,字仲明,号云溪,出生于文人世家,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山水、抒发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该词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变迁之际,诗人在创作中表现出对自然和故乡的深情眷恋,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南乡子 次冯雪崖韵二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篇提及“荆宪品”,不仅彰显了诗人对高尚品德的推崇,也隐喻了对社会风气的关注。接着提到“岘山山下路,梅花”,这两者的结合,展现出一种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暗含了对人生道路的思考。
“谁醉双瓶玉照沙”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与友人共饮的欢快场景,让人感受到那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而“涂水听宣麻”的意象,似乎让人听到了水流的声音,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受。
最后,诗人对朋友的劝解,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即使风土人情各异,仍能找到共通之处,尤其是对共同祖辈和乡邻的珍视。这种情感的表达,让诗歌在抒情中透出一股哲理的深邃,既是对个人经历的总结,也是对生活的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与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在面对生活变迁时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荆宪品”是指什么?
A. 一种花
B. 高尚品德
C. 一种酒
“涂水听宣麻”中的“涂水”指什么?
A. 水流动的声音
B. 春水的清澈
C. 生活的悠闲
“君去莫嗟风土异”表达了对什么的看法?
A. 对异乡的失落感
B. 对家乡的眷恋
C. 对风土人情的赞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