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堂堂》

时间: 2025-05-02 05:51:20

诗句

朝为堂堂吟,暮为堂堂讴。

堂堂徒尔奇,堂堂徒尔忧。

不见膏与兰,煎燔祗自休。

勿以不遇故,弃捐经与史。

勿以势利故,弃捐廉与耻。

勿以行役故,弃捐山与水。

谓夜未遽央,已复明星明。

仰视何煌煌,白露忽沾裳。

怀人搅余心,何以勿永伤。

江北亦为客,江南亦为客。

为客多偪兀,何以安所适。

上有君与亲,下有妻与息。

在山则种榆,在隰则种蒲。

马牛必维娄,舟航必繻袽。

富贵富贵友,贫贱贫贱徒。

岁月来者多,江湖逝者远。

所得不可逝,所期不可返。

幸此世累轻,归去衡门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1:20

原文展示

堂堂
作者:张翥 〔元代〕

朝为堂堂吟,暮为堂堂讴。
堂堂徒尔奇,堂堂徒尔忧。
不见膏与兰,煎燔祗自休。
勿以不遇故,弃捐经与史。
勿以势利故,弃捐廉与耻。
勿以行役故,弃捐山与水。
谓夜未遽央,已复明星明。
仰视何煌煌,白露忽沾裳。
怀人搅余心,何以勿永伤。
江北亦为客,江南亦为客。
为客多偪兀,何以安所适。
上有君与亲,下有妻与息。
在山则种榆,在隰则种蒲。
马牛必维娄,舟航必繻袽。
富贵富贵友,贫贱贫贱徒。
岁月来者多,江湖逝者远。
所得不可逝,所期不可返。
幸此世累轻,归去衡门偃。

白话文翻译

早晨我吟唱着“堂堂”,傍晚我歌唱着“堂堂”。
“堂堂”只不过是虚有其表,“堂堂”只不过是徒增忧愁。
看不到膏与兰的芬芳,烧煎的只是自己停止。
不要因为不被重用,就放弃经典和历史。
不要因为世俗的势利,就放弃廉洁与耻辱。
不要因为奔波劳役,就放弃山水的美好。
夜晚似乎还未到达尽头,星星却又重新闪耀。
仰望天空何其辉煌,白露突然沾湿了衣裳。
思念之人搅动了我的心,怎能不长久地伤痛?
在江北我也是个客,在江南我也是个客。
作为客人总是孤独不安,何处才能安身立命?
上面有君主与亲人,下面有妻子与儿女。
在山上就种榆树,在平原上就种蒲草。
马牛必有圈舍,船只必有港口。
富贵的时候朋友多,贫贱的时候徒然孤单。
岁月如潮水般涌来,江湖如水般远去。
所获得的无法再失去,所期盼的无法再返回。
幸好这一世的负担轻,归去后在家门前安闲。

注释

  • 堂堂:原指气派、庄重,此处引申为虚荣的表象。
  • 膏与兰:比喻美好的事物或名声。
  • 煎燔:指火焚烧,象征内心的烦恼。
  • 经与史:指经典和历史书籍,强调学识的重要性。
  • 廉与耻:指道德和羞耻心,强调品德的重要性。
  • 偪兀:形容孤独无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翥,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诗词见长,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及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歌风格多样,常常融合哲理与情感,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创作背景
《堂堂》成诗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失落的时期。诗中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境遇的感慨,反映了社会的复杂与个人的处境。

诗歌鉴赏

《堂堂》通过对人生的感悟,表达了作者对名利的淡泊与对真情的执着。诗的开头用“朝为堂堂吟,暮为堂堂讴”揭示了表象与内心的矛盾,强调了人们在生活中常常追逐虚名,而忽略了内心的真实感受。接下来的诗句则反复强调不要因处境而放弃自己的信念与原则,这体现了作者对道德与理想的坚守。

诗中提到的“江北亦为客,江南亦为客”,深刻揭示了在社会中常常感到孤独、无依无靠的状态。无论身处何地,个人的心灵依然是漂泊的,这种情感在诗中通过“怀人搅余心”进一步深化,表达了对亲人和故土的思念。最后,作者以“幸此世累轻,归去衡门偃”结束,传达了一种对回归简单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们对内心平静与归属感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朝为堂堂吟,暮为堂堂讴:早上和晚上都在吟唱“堂堂”,表明生活的单调与重复。
  • 堂堂徒尔奇,堂堂徒尔忧:表面上的“堂堂”只带来奇异,实际上却增添了忧愁。
  • 不见膏与兰,煎燔祗自休:看不到美好的事物,内心的烦恼如同自我焚烧。
  • 勿以不遇故,弃捐经与史:不要因为没有遇到机会而放弃学问。
  • 勿以势利故,弃捐廉与耻:不要因势利而抛弃自己的道德。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表现力。例如,“朝为堂堂吟,暮为堂堂讴”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人生的哲思,反映出对名利的淡然与对真情的执着。强调在逆境中坚守信念和道德的重要性,以及对归属感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堂堂:象征虚荣与表象。
  • 膏与兰:象征美好事物。
  • 江北与江南:象征漂泊与归属感。
  • 山与水:象征自然的美好与人心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堂堂”在诗中主要象征什么?

    • A. 虚荣的表象
    • B. 美好的事物
    • C. 贫贱的生活
  2. 诗中提到的“白露”象征着什么?

    • A. 孤独
    • B. 思念
    • C. 繁荣
  3. 诗人对于“经与史”的态度是?

    • A. 应该抛弃
    • B. 应该珍惜
    • C. 无所谓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表达思乡情。
  • 《登高》杜甫:关注人生困境与时局。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张翥的《堂堂》更注重对内心的反思与哲理的探讨,而李白则更加豪放与张扬。两者在主题上各有侧重,但均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浪淘沙 天仙子(代人送希文) 思佳客(竹西从人去数年矣,今得归,偶以此烦全美达之) 减字木兰花 水调歌头(送季修同希文去秀) 眼儿媚 燕归梁 蓦山溪 选冠子 渔家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莞蒻 嫪连 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阳春白雪 月字旁的字 男大当婚 一字旁的字 中巴公路 眦决 水波不兴 攀鳞附翼 包含酤的词语有哪些 追魂夺魄 木字旁的字 辛字旁的字 魚字旁的字 触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