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9:32: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32:37
独酌谣
作者: 张翥 〔元代〕
有酒且一醉,有歌且一谣。
杯尽当再酌,歌阕须重调。
生足意自适,身荣心苦焦。
所以黎首人,放浪乐渔樵。
一谣仍一酌,且复永今朝。
明朝未可料,况乃百岁遥。
但愿花长开,美酒长满瓢。
静疑太古调,散觉神理超。
近识南郭叟,得酒时见招。
尽醉即高卧,谁能慕松乔。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饮酒作乐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提到“有酒且一醉”,说明在有酒的时刻,尽情地享受醉酒的快乐;“有歌且一谣”,则是表达了在饮酒时唱歌作乐的情景。接着提到“杯尽当再酌”,即使酒喝光了也要再来一杯,体现了对快乐时光的珍惜。
而“生足意自适,身荣心苦焦”则表明,表面上看似快乐,实际上内心却有许多烦恼。接着提到“所以黎首人,放浪乐渔樵”,这里提及了渔樵的生活,显然是向往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最后,诗人希望“但愿花长开,美酒长满瓢”,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永恒快乐的渴望。整体而言,诗歌通过饮酒作乐的场景,反映了人生的哲学思考和对自由的追求。
作者介绍:张翥,元代诗人,因其作品多表现自由洒脱的生活态度而受到后人推崇。他的创作风格常常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体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在元代,社会动荡不安,许多人选择隐居或追求逃避现实的生活。张翥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诗歌表达对自由、快乐的渴望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独酌谣》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作。张翥以饮酒为引子,抒发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就设定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作者在酒中找到了享乐与释放,体现了他对生活态度的积极。
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作者却揭示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虽然表面上看似潇洒自如,内心却有着许多未言的痛苦与烦恼。“生足意自适,身荣心苦焦”,这两句反映了人们在追求物质和精神满足之间的挣扎。张翥借用“渔樵”的隐士形象,表达了对逃避世俗、追求自然生活的向往。
最后的几句则充满了哲思,诗人希望“花长开,美酒长满瓢”,这是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更是对人生短暂性的感叹。诗的结尾“尽醉即高卧,谁能慕松乔”则是对隐逸生活的憧憬和对世俗名利的放下,传达出一种洒脱不羁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在欢快与沉思之间游走,让人感受到一种自由的灵魂和对生活的真切思考,展示了张翥作为诗人的深刻与敏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饮酒作乐的场景,反映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当下快乐时光的珍惜,展现了洒脱与内心挣扎的复杂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黎首人”指的是哪个群体?
A. 君子
B. 隐士
C. 渔夫
D. 樵夫
诗中提到的“南郭叟”代表什么?
A. 追求名利的人
B. 寻求自由的隐士
C. 诗人的朋友
D. 古代的酒商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权力
B. 自由
C. 财富
D. 事业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