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17: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17:24
题辜德中瑞竹亭
作者: 张翥 〔元代〕
江馆当西澨,山堂向北隅。
旧樊聊补坏,新竹复嘘枯。
嘉此神明劳,森然雨露濡。
贤才世闽海,之子冠洪都。
生意原无息,休徵固有符。
浑涵由地脉,腾达即天衢。
故业诗书远,能官俊造须。
材称人似玉,宾待凤将雏。
照映丘园重,流传赋咏俱。
拟同嘉树传,来作瑞筠图。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江边的馆舍和山中的堂屋,前者面向西边的水泽,后者则朝向北方的角落。旧的围墙虽然破损,但可以稍作修补,而新的竹子则重新生长起来,焕发生机。诗人感叹神灵的辛劳,使得这些竹子在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贤良的人才如同海中的珍宝,这里的年轻人将会在洪都之地脱颖而出。生意本无止息,休息时也要遵循自然规律。大地的脉络滋养着一切,通达的道路通向天际。故业的诗书传承久远,才能官职的人自然需要优秀的造诣。才华出众的人犹如美玉,宾客们都期待像凤凰一样的年轻才俊。山丘和园林的美景交相辉映,诗歌的咏叹也随之流传。诗人渴望与那些美好的树木一起传承,创作出瑞竹的图案。
作者介绍:张翥,元代诗人,字子厚,号清贞,世称“张清贞”。他生于元朝,生活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社会的思考。张翥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简练,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对自己所处环境的观察和感悟有关。诗中提到的“瑞竹亭”象征着希望和生机,反映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张翥在《题辜德中瑞竹亭》中展现了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深刻理解。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个静谧的江边馆舍和山堂,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这一景象与后面的竹子生长形成对比,体现了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顽强。诗中提到的“贤才世闽海,之子冠洪都”,不仅是对年轻才俊的赞美,更反映了对人才的期许。
诗中对“生意原无息”的感悟,揭示了生命的延续与变化,强调了遵循自然规律的重要性。最后一句“拟同嘉树传,来作瑞筠图”更是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愿景与自然的永恒结合在一起,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结构严谨,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张翥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才的期待,蕴含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材称人似玉”形象地描绘了人才的珍贵,“宾待凤将雏”则表现了对未来有为者的期盼。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思考,表现了对人才的期望以及希望传承文化的美好愿景。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江馆”指的是哪里?
诗人对未来有何期待?
“材称人似玉”中的“玉”比喻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篇内容为您提供了《题辜德中瑞竹亭》的全面解析和学习指导,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诗歌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