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30: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0:06
兰陵王
作者: 胡士莹
草痕直。楼外沧波咫尺。湔裙路,妨柳碍桃,一一钿车趁寒食。
青芜满故国。凄寂。珍丛醉客。红栏畔,莺燕有情,还似江南旧相识。
馀寒漫将息。又暗雨催灯,诗梦无迹。轻衫乍试东风力。
看水榭吹絮,露桥迎月,芳情冷后忍再觅。尽春意狼藉。
谁忆。旅愁积。况野岸花疏,村店酒密。斜阳箫鼓春城急。
甚蜀纸封泪,楚云邀笛。归程何处,待梦里,定认得。
草地上的痕迹笔直延伸,楼外的波涛就在咫尺之间。清洗裙子的路上,柳树和桃树相互妨碍,一辆辆钿车跟随寒食节的脚步而来。
青芜满布的故国,显得凄凉孤寂。醉客在珍重的丛中,红栏边,莺燕之间情意绵绵,仿佛仍旧是江南的旧相识。
余寒漫漫,似乎要停息。又暗暗的雨催促着灯光,诗梦无迹可寻。轻衫初试东风的强劲。
看水榭吹起的柳絮,露桥迎接的明月,芳情冷却后难以再次寻觅。春意尽显狼藉。
谁还记得?旅途的愁绪积累。况且野岸花儿稀疏,村里的酒却浓密。斜阳下的箫声鼓声,春城显得匆忙。
何必蜀纸封泪,楚云邀笛?归程又在何处?等待梦中重逢,定能认得。
作者介绍:胡士莹是近代著名的诗人,擅长描写自然和人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春季,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过往的回忆,反映了社会动荡时期人们的旅愁。
《兰陵王》是一首富有情感的诗歌,诗人在描绘春日的景色时,流露出浓厚的乡愁和对往昔的思念。开篇“草痕直”即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清新自然的画面,随后通过“楼外沧波咫尺”揭示了自然的亲近感。诗中通过对柳桃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机,但随之而来的是对故国的思念与感伤,表现出一种凄凉的情感状态。
对比“红栏畔,莺燕有情”,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将自然与情感融为一体,仿佛在与昔日的朋友重逢。整首诗在对春日美好的向往与现实的孤寂之间不断穿梭,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而“归程何处,待梦里,定认得”则是诗人的自我安慰,尽管旅途的愁绪层层叠叠,但梦中总能寻找回归的方向,这种希望与失落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邃的思考和情感的厚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过往的追忆,展现了流浪者内心的孤寂与渴望归属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草痕直”描绘了什么样的意境?
“归程何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