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3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37:58
旱天多雨意,散漫起重阴。
渐变峰峦状,还摛锦绣文。
龙应愁病暍,乌亦念将焚。
碧落高无极,人间叫不闻。
在干旱的天空里,似乎有降雨的迹象,厚重的云层散漫地聚集起来。
那云层渐渐变化成山峰的形状,仿佛在绘制华丽的图案。
龙也因干旱而感到忧愁,乌鸦也在担心将要被烧焦。
高高的天空没有边际,人间的呼喊却无人能听见。
刘基(1311-1375),字士俊,号季高,元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和政治家。他以豪放激昂的诗风和深刻的社会洞察闻名。
这首诗写于干旱之时,表达了对自然失衡的忧虑,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思考。诗人在诗中借助自然现象反映社会现实,体现了对干旱和人间疾苦的关注。
这首诗展现了刘基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的思考。诗的开头描绘了干旱天的阴云,仿佛是雨水即将来临的预兆。重阴的云层不仅象征着自然的变化,也暗示着人间的苦难。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通过“龙”和“乌”的形象,展现了自然界与人类命运之间的密切关系。龙的忧愁和乌鸦的担心,恰恰反映了人间的焦虑与无助。最后一句“人间叫不闻”,更是传达出一种悲凉的情感,似乎无论人类如何呼喊,苍天却对他们的苦难视而不见。这种无奈与绝望,充满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
整首诗围绕自然的干旱和人间的苦难,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天地的敬畏。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反映出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无力和冷漠。
诗中描绘了什么样的天气现象?
“龙应愁病暍”中的“龙”象征什么?
最后一句“人间叫不闻”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