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望江南 其二》

时间: 2025-05-06 14:45:57

诗句

端正好,风露下新秋。

脸色荷花相逞艳,轻拂垂柳看行舟。

脉脉水西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4:45:57

原文展示:

望江南 其二
作者: 赵尊岳 〔近代〕

端正好,风露下新秋。
脸色荷花相逞艳,
轻拂垂柳看行舟。
脉脉水西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新秋时节的美丽景象。清新的秋风和露水下,荷花的脸色显得更加艳丽,微风轻轻拂动着垂柳,伴随着行船的景象,水面上映出西楼的轮廓,给人一种缠绵而悠长的感觉。

注释:

  • 端正好:形容景色清晰、美好。
  • 风露下:指秋天的风和露水,营造出清新凉爽的氛围。
  • 脸色荷花:形容荷花色彩鲜艳,像是面孔一样。
  • 脉脉水西楼:水面柔和,西边的楼阁在水中映现,给人一种柔情似水的感受。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荷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象征着纯洁与美丽,而“西楼”则可能暗指思念之情,楼阁常与孤独和思绪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尊岳是近代著名的诗人,以清新优雅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风貌,情感细腻,具有音乐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秋天,诗人正值心情愉悦之时,借助自然的美景表达内心的情感,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望江南 其二》体现了赵尊岳对秋天的细腻观察和独特的感受。诗中所描绘的景象,既有自然的清新,也有情感的流露。开篇的“端正好”便将读者带入一个美好的秋日场景,接着通过对荷花的描写,强调了这一季节的美丽与生机。荷花的艳丽不仅是自然的景观,更暗示了诗人的内心感受。轻拂的垂柳与行舟的意象交织,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秋日图景,给人以平和而愉悦的感受。

最后一句“脉脉水西楼”,则是情感的升华,水的柔情与西楼的意象结合,使得整首诗在温柔中又带有一丝忧郁,呈现出一种深邃的情感。诗人在这幅画面中,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隐含着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端正好,风露下新秋。”:描绘了秋天的清新气息,给人以舒适感。
    2. “脸色荷花相逞艳,”:以荷花的艳丽描绘秋日的生机,表现出诗人对美的感知。
    3. “轻拂垂柳看行舟。”:通过轻拂的柳树与行舟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悠闲的氛围。
    4. “脉脉水西楼。”:水面柔和,西楼倒影,传达出一种缠绵的情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荷花比作“脸色”,形象生动。
    • 拟人:轻拂垂柳,赋予了柳树以生命,增强了画面的动感。
    • 对仗:“脸色荷花”和“轻拂垂柳”,对称工整,使诗歌更具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感悟,传递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意象分析:

  • 荷花:象征美丽、纯洁,代表了秋天的生机与希望。
  • 垂柳:常与柔情、思念相连,展现出诗人的情感细腻。
  • 行舟:象征着生活的流动与变化,暗喻人生旅途。
  • 西楼:代表孤独与思念,增添了诗的情感层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风露下新秋”表达了怎样的季节感受? A. 寒冷
    B. 清新
    C. 炎热

  2. “脸色荷花”中的“脸色”指的是什么? A. 颜色
    B. 情感
    C. 外貌

  3. 诗的最后一句“脉脉水西楼”主要传达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悠闲
    C. 思念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
  • 《山居秋暝》——王维

诗词对比

  • 赵尊岳的《望江南 其二》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皆描绘秋天的景色,但赵的作品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流露,而王维则追求自然景色的整体和谐与哲理,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注释与赏析》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

以上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赵尊岳的《望江南 其二》。

相关查询

木兰花 木兰花 六月二十八夜病目不能事,漫写云溪十二月风情词遣之 其七 木兰花/玉楼春 木兰花慢 其二 思萱卷 木兰花 六月二十八夜病目不能事,漫写云溪十二月风情词遣之 其五 木兰花慢 其二 送芷澄供职入都,仍次前韵 木兰花慢 木兰花 木兰花慢(重泊垂虹) 木兰花慢(送赵按察归洪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妙笔生花 止字旁的字 落落之誉 伊于胡底 言字旁的字 绝域殊方 缁属 让客 振开头的成语 不赀之赏 雕楹碧槛 地心 牛字旁的字 剥极则复 幾字旁的字 包含徕的词语有哪些 广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