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26: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26:07
琵琶仙
作者: 苏渊雷 〔近代〕
一叶惊秋,恍开卷活句淮南新琢。
西笑真到长安,人间此堪乐。
天似水微云欲扑,且休管圣清贤浊。
金井辞枝,银河湿影,吟抱遥托。
奈难觅燕市荆高,把杯酒平生诉飘泊。
剩借屈骚迁史,写胸中悲愕。
多少意凉风天末,又月华暗窥帘幕。
笑我驹隙归来,怅同辽鹤。
这首诗开头提到“一叶惊秋”,是说秋天来临时,枯叶飘落,仿佛在提醒。接着,诗人感叹淮南的新作,似乎有一种惊喜与新鲜感。诗中提到长安,表明这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人在这里可以尽情享乐。接下来的句子描绘了天空如水般清澈,浮云欲扑,给人一种恬静的感觉。诗人表示不想去管那些圣贤与浑浊的事情,享受眼前的宁静。
金井的辞枝与银河的湿影,表明诗人对遥远事物的思念与寄托。随后,诗人感到难以找到昔日的繁华,借酒诉说自己漂泊的生涯。借用屈原的遭遇,诗人表达了内心的悲愤与无奈。最后,诗人感叹凉风拂面,月光暗淡,自己如同驹隙般的归来,心中与辽鹤共同感到惆怅。
作者介绍
苏渊雷(1877-1925),字子华,号秋霖,近代著名诗人,擅长古诗词,其作品常融合个人情感与历史典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琵琶仙》创作于近代,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碰撞的时期,诗人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反思。
《琵琶仙》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悟与对人生的思索。诗的开头用“一叶惊秋”引入,瞬间让人感受到季节更替的急迫感。这种对自然的敏感使得诗人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找到诗意,转而引申出对人间乐趣的向往。诗人在描绘长安的欢乐与淮南的美好时,实际上是在追忆自己心中的理想之地,表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接下来的描写则呈现了一种对现实的逃避与思考,诗人不愿意去管那些圣贤与浑浊,反而选择在金井与银河之间吟唱,传达出一种对遥远理想的追求。诗人借用屈原的悲愤,表达了对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思考,体现了一种无奈与悲凉。最终,诗人以“笑我驹隙归来,怅同辽鹤”结尾,既有自嘲之意,也表达了与自然的共鸣,展现了一种超然的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秋天与人生的思索,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挣扎,表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历史的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一叶惊秋”中的“叶”指的是什么季节的象征?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诗中提到的“金井”象征着什么?
A. 自由
B. 忧伤
C. 美好
D. 失落
“笑我驹隙归来”中“驹隙”指的是什么?
A. 归来的匆忙
B. 失去的时间
C. 旅行的乐趣
D. 对理想的追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