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琵琶仙 寄姊》

时间: 2025-04-30 22:16:34

诗句

时节黄昏,月儿起、乍逗西园芳树。

连袂初试轻罗,闲阶共凝伫。

春正好、千红万紫,总输却、绿窗妩媚。

廿四桥边,十三楼畔,争便难阻。

荡兰舟、箫鼓喧阗,算难把、清游共邻女。

多少不言情味,付庭前莺语。

吹尽了、游丝万丈,怎便能、绾得飞絮。

莫损镜里朱颜,渡江迎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6:34

原文展示

琵琶仙 寄姊

时节黄昏,月儿起乍逗西园芳树。
连袂初试轻罗,闲阶共凝伫。
春正好千红万紫,总输却绿窗妩媚。
廿四桥边,十三楼畔,争便难阻。
荡兰舟箫鼓喧阗,算难把清游共邻女。
多少不言情味,付庭前莺语。
吹尽了游丝万丈,怎便能绾得飞絮。
莫损镜里朱颜,渡江迎汝。

白话文翻译

黄昏时节,月亮刚刚升起,照耀着西园的花树。
我们一同试穿轻薄的衣裳,在闲暇的台阶上静静伫立。
春天的景色千红万紫,然而比起窗前的妩媚,仍然逊色不少。
在廿四桥边,十三楼旁,尽管难以阻挡我们的欢愉。
荡着兰舟,箫声和鼓声喧闹,怎能与邻女的清游相伴。
多少无法言说的情感,只能付诸于庭前的黄莺语。
游丝飘荡已尽,怎能把那飞絮绾住。
不要损坏镜中美好的容颜,渡江来迎接你。

注释

  • 琵琶仙:诗词的标题,可能是指乐器琵琶,也可能暗示某种优雅的情感。
  • 轻罗:轻薄的丝绸,形容衣物的轻盈。
  • 廿四桥:指的是某个著名的桥,象征美好的景致。
  • 十三楼:可能指某个特定的建筑,象征繁华热闹的场景。
  • 镜里朱颜:指镜子中映出的美好面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穆,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婉约、细腻见长。其诗多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风格优雅。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清代,背景可能是诗人与姐妹间的亲情交流,表现对春天景色的眷恋及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诗歌鉴赏

本诗以黄昏的时节为背景,描绘了月光下的西园景致,展现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春日的温暖和柔和的气息。开篇即以“黄昏”和“月儿”引出,体现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下来,诗人提到与姐妹共试轻罗,展现了姐妹情深和轻松愉快的氛围。诗中“春正好千红万紫,总输却绿窗妩媚”一句,将春天的美景与“绿窗”前的妩媚进行对比,强调了内心情感的复杂。

后半部分,诗人描述摇曳的兰舟和喧闹的乐声,暗示生活的繁华与热闹,然而“算难把清游共邻女”则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诗的最后几句,表达了对美好容颜的珍视和对即将到来的相聚的期待,情感深厚而真挚。整个诗歌通过细腻的描绘,温婉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苏穆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时节黄昏,月儿起乍逗西园芳树。
    描述黄昏时分的宁静景象,月亮刚升起,洒下清辉在芳香的树木上。

  2. 连袂初试轻罗,闲阶共凝伫。
    诗人和姐妹一起试穿轻薄的衣物,悠闲地在台阶上伫立。

  3. 春正好千红万紫,总输却绿窗妩媚。
    春天繁花似锦,然而比起窗前的妩媚仍显得逊色。

  4. 廿四桥边,十三楼畔,争便难阻。
    在美丽的桥边和楼旁,尽管有阻碍,心情依旧愉悦。

  5. 荡兰舟箫鼓喧阗,算难把清游共邻女。
    兰舟荡漾,乐声悠扬,却难以与邻女共享这一刻的清游。

  6. 多少不言情味,付庭前莺语。
    无法言说的情感,化为庭前黄莺的歌声。

  7. 吹尽了游丝万丈,怎便能绾得飞絮。
    游丝已尽,如何能将飞絮缠绕在一起。

  8. 莫损镜里朱颜,渡江迎汝。
    不要让镜中的美丽容颜受损,期待你渡江而来。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春正好千红万紫,总输却绿窗妩媚”,工整而对称。
  • 比喻:如“庭前莺语”暗指情感的传递。
  • 拟人:让自然景物具有人类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象的赞美以及对姐妹情深的眷恋,同时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昏:象征着宁静与思考的时刻。
  • 月亮:代表着思乡与团聚的希望。
  • 兰舟:象征着自由与恬静的生活方式。
  • 莺语:传达情感的细腻与温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轻罗”指的是什么? A. 轻薄的丝绸
    B. 粗糙的布料
    C. 重型绸缎
    D. 皮革

  2. “廿四桥边,十三楼畔”主要描绘了什么景象? A. 热闹繁华的城市
    B. 宁静的自然风光
    C. 诗人与姐妹的相聚
    D. 对春天的怀念

  3. “莫损镜里朱颜”的意思是: A. 不要失去美丽的容貌
    B. 要保护镜子
    C. 不要照镜子
    D. 要保持青春

答案

  1. A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
  • 杜甫《春望》:描绘春天的景色与时代感慨。

诗词对比

  • 苏穆的《琵琶仙 寄姊》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是以女性视角出发,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亲情的眷恋,但苏穆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侧重于内心情感的细腻流露。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研究》
  • 《苏穆生平与作品分析》
  • 《古典诗词修辞手法》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真珠帘(梨花) 真珠帘 真珠帘 真珠帘 题铁梅画里还山图卷子 真珠帘 送杜十五不党返淮安 真珠帘·巴山春兴,和介民翼民韵 真珠帘 客中感怀,示儿辈 真珠帘 真珠帘 帘 真珠帘 冰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四点底的字 铁打心肠 成因 重量 畏罪潜逃 奇峭 竖心旁的字 东横 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龍字旁的字 开国功臣 地行仙 高世骇俗 鬼字旁的字 日销月铄 乙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